1974年,被劳教24年的抗战英雄吴其轺重获自由。靠蹬三轮车,他一天能赚1块2毛钱。但谁能想到,这个身上的衣服洗掉了色,拉着满车废品的老人,曾是拥有几十枚战功勋章的“飞虎队”王牌飞行员,空军中校呢? 1918年,吴其轺出生在福建闽清一个富裕的乡绅家庭。他爹是个开明士绅,支持孩子读书报国。吴其轺自己也争气,16岁就考上了青岛师范大学,妥妥的知识分子预备役。 可那个年代,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遍华夏,眼瞅着国破家亡,吴其轺心急如焚。1936年,他看到杭州笕桥中央航校的招生简章,那股热血“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当飞行员,驾战鹰,把侵略者赶出去!这比教书育人来得更直接,更解气。他没跟家里商量,直接退学,给父亲写了封信:“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就这么着,一个文弱书生,投身到了当时最危险、技术要求也最高的兵种——空军。 当飞行员,可不是耍帅。那是拿命在拼。 1941年毕业后,吴其轺被编入中国空军第五大队。刚上战场没多久,就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那是在成都上空,他们驾驶着性能落后的教练机,跟4架日军新锐的“神风”战机遭遇。结果可想而知,吴其轺的座机被当场打得像个筛子,一头栽进了岷江。 他被卡在驾驶舱里,浑身是伤,飞机都起火了。更狠的是,日本飞行员还不罢休,调头回来又扔了一串炸弹。要不是飞机残骸挡着,吴其轺早就没命了。即便如此,他屁股上还是中了好几枪。 是江边的老百姓不顾危险,把他从滚烫的江水里捞了出来。这样的坠机,他总共经历过三次,每一次都是从鬼门关爬回来的。 因为这次重伤,部队给他发了伤残军人证书,意思是,你不能再飞了。可吴其轺不干,伤刚好,他就偷偷开了个假证明,硬是回到了天上。他说:“我的飞机被打下来三次,我跳伞三次,都活了下来。日本人欠我的,我一定要讨回来!” 凭着这股狠劲和精湛的技术,1943年,他被选入了美国陈纳德将军领导的援华空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 在飞虎队,他担任分队长,先后参加了88次空中战斗。他曾四次飞越死亡航线“驼峰航线”,为国内运送宝贵的战略物资。他更是创下了击落6架、击伤3架日机的骄人战绩。 为了表彰他的英勇,盟军司令部授予他“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国民政府也给了他几十枚各式勋章。那个时候的他,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是民族的英雄。 抗战胜利后,吴其轺因为成绩优异,被派到美国西点军校航空分校深造。等他学成,内战已经爆发,他被安排去了台湾。按理说,他已经是空军中校,前途一片光明。 但1949年,一封家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信是他父亲辗转从香港寄来的,信里说:“我希望你回来……跟着初升的朝阳!” 这“初升的朝阳”指什么,不言而喻。吴其轺捧着信,手心全是汗。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封信就是催命符。可父亲的话,和他自己不愿意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内心想法,让他下定了决心:回家! 回去谈何容易。当时国民党对飞行员看管极严,飞机加油都只加半小时航程的油,就是怕他们驾机起义。 机会来了。他的一位美国同学、空军少校带队来台湾。吴其轺找到老同学,说想去香港玩玩。仗义的美国哥们儿一口答应,用轰炸机把他“偷渡”到了香港。 吴其轺前脚刚走,国民党后脚就下了“格杀勿论”的通缉令。 但他已经安全回到了大陆的怀抱。1949年12月,他来到北京南苑机场,当了一名教官,为新中国的空军培养人才。 本以为可以继续为国效力,但命运又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因为他特殊的“前国民党军官”身份,在那个“左”倾思想泛滥的年代,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先是父亲因他“国民党高官”的传言而遭遇不幸,接着,他自己也没能幸免。1954年,他被捕入狱,一关就是20年。 这20年,他从一个36岁的壮年,熬成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 出狱后,英雄落魄,靠蹬三轮车维持生计。 但从始至终,他没有一句怨言。他对家人说:“相信党,相信政府,国家不会忘记我的。” 1980年,随着国家拨乱反正,吴其轺的“历史问题”终于得到了平反。组织上为他恢复了名誉,并考虑到他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还喜欢研究化石,安排他到杭州大学地矿系的标本实验室工作。 这位昔日的王牌飞行员,脱下满是汗臭的工装,穿上干净的白大褂,在实验室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生活终于安定了下来,他也享受到了离休干部的待遇。
1974年,被劳教24年的抗战英雄吴其轺重获自由。靠蹬三轮车,他一天能赚1块2毛
趣史小研究
2025-08-13 16:31: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