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22年,梁州刺史甘卓站在一面旧铜镜前吓得失魂落魄——镜子里自己脖子以上,竟然是空的!什么都没有!甘卓吓得猛地闭上眼睛,再睁开时,镜子里又恢复了自己的样子。他松了口气,但心还在狂跳。这时,窗外那棵老槐树的枝叶被风吹得哗哗响。他恍惚间好像看见树上挂着一颗人头,头发胡子都竖着!那不就是他自己的头吗? 侍从听到动静跑进来,只见甘卓脸色惨白,手指着院子里的槐树,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嘶哑地说:“那颗树……那棵树上,挂着我的头!” 几个月前,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王敦在武昌起兵造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兵直扑首都建康(今南京)。甘卓当时驻扎在沔北(汉水以北),手里握着精锐部队,他的态度成了决定这场叛乱胜负的关键! 建康那边的忠臣湘州刺史司马承,派人带着血书拼命赶到襄阳,跪着求甘卓:“甘将军!您要是从武昌背后进攻,端了王敦的老窝,他的叛军肯定完蛋!”甘卓手下一个叫邓骞的参军,更是急得用剑在地上划拉:“将军!我们只要切断彭泽的粮道,让王敦的军队首尾不能相顾,一战就能活捉他!” 甘卓摸着剑,皱着眉头,犹豫不决。就在这时,王敦派来的使者也到了,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只要甘卓按兵不动或者投降,就封他做公爵!更糟糕的是,甘卓的亲侄子甘卬也拿着王敦的密信来哭求:“伯父啊!您要是去打武昌,万一王敦狗急跳墙害了皇帝怎么办?” 甘卓被两边拉扯着,心烦意乱。他登上城楼向西望,自己的大军就像木头人一样,窝在猪口那个地方一动不动。手下将领秦康苦苦劝他立刻出兵截击彭泽的粮道,谋士乐道融更是急得哭红了眼,天天来劝。甘卓不但不听,反而生气地把他们都轰走了。 结果呢?坏消息传来:建康城被王敦攻破了!忠臣周顗在朱雀航被杀!甘卓这才后悔得捶胸顿足,放声大哭。可是,最好的机会已经错过了,他只能灰溜溜地带着兵退回襄阳。 回到襄阳后,甘卓就像变了个人。以前那个还算宽厚和气的将军不见了,他变得暴躁多疑,经常在院子里像疯了一样挥剑乱砍乱叫。 他的心腹主簿何无忌偷偷提醒他:“将军!王敦肯定不会放过您,他一定会派刺客来的!您得赶紧增加贴身护卫啊!” 甘卓一听就火了,抓起砚台就砸过去:“混账东西!你在这妖言惑众,是想扰乱我的军心吗?” 更离谱的是,他竟然下令让士兵们把盔甲武器都收起来,放下刀枪,拿起锄头去种地!一大片良田上,看到的全是扛着锄头的士兵在干活。 负责情报的功曹荣建拿着紧急密报冲进来:“将军!大事不好!武昌那边有密使频繁接触咱们襄阳的太守周虑!这肯定有阴谋!” 话还没说完,甘卓一把抢过密报撕了个粉碎,吼道:“慌什么!襄阳城固若金汤,牢不可破!有什么好怕的!” 太守周虑在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切,心里却在冷笑。他的袖子里,藏着王敦给他的密令。王敦在信里说得清清楚楚:“甘卓不死,武昌难安!” 周虑发现最近甘卓老是神神叨叨,说什么“头在树上”的怪话,周虑知道,下手的时候到了! 这天,周虑走进甘卓的府邸,看见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有喜鹊在搭窝。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笑着指着树梢对甘卓说:“哎呀将军,您看这鸟儿多快活!对了,我刚听说城西的渌池啊,鱼多得都翻白肚了!正是捞鱼的好时候!您何不让将士们都去捞点鲜鱼,给大家伙改善改善伙食呢?” 甘卓一听,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有了光,仿佛看到了满池活蹦乱跳的大鱼!他立刻下令:“好主意!传我命令,所有人!都去渌池捞鱼!捞得最多的,重重有赏!” 命令一下,军营瞬间就空了,只剩下几只孤零零的鸟儿在空荡荡的营门上空哀叫着飞过。 周虑等的就是这一刻!他手下的亲兵像鬼影一样,悄悄摸进了空无一人的刺史府。他们踩着地上散落的箭袋、翻倒的鼓架,直奔甘卓所在的内室。 甘卓正弯着腰,聚精会神地研究沙盘上武昌城的模型,琢磨着什么呢。突然,“哐当”一声巨响,门被踹开了!甘卓猛地回头,只见一道刺眼的刀光直直捅进了他的胸口! “呃啊!” 甘卓惨叫一声,剧痛让他站立不稳。他死死抓住刺客的手臂,抬眼望去,正看见周虑靠在门框上,脸上挂着阴冷的笑容。一瞬间,甘卓全明白了——渌池根本没有鱼!那都是周虑设下的陷阱!自己就是那条待宰的鱼! 甘卓的人头被装进一个漆盒,快马加鞭送往武昌邀功。襄阳城里一片死寂。老百姓们都还记得,甘卓刚来当刺史时,免除了沉重的鱼税,让大家日子好过些,那时人人夸他是个好官。可现在…… 武昌城里,王敦抚摸着装人头的漆盒,放声大笑。他立刻派心腹大将周抚去接管甘卓的地盘和军队。很快,铁蹄踏碎了襄阳往日的平静。而建康城里,皇帝司马睿听到甘卓被杀的消息,气得吐了血,没等来得及惩治凶手,就一命呜呼了。东晋的江山,彻底落入了王敦家族之手。 (“甘卓照镜无头”的记载,出处为 《三十国春秋》与《异苑》,其余出自《晋书·卷七十·甘卓传》) 王敦 东晋 历史上怎么分的西晋和东晋?
942年,石敬瑭奄奄一息,把5岁儿子石重睿托付给丞相冯道,啥也不说。石敬瑭此举,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