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正在昏昏沉沉的睡觉,突然她被宫女拉出去跪在孝庄太后脚下。只听得太后冷笑一声,说道:“长得好狐媚!替我掌嘴!”宫女们扬起手掌,向董鄂妃两边脸上打去,一连打了三四十下,打得脸上红肿。 董鄂妃在宫中昏沉睡去,突然被宫女拽到孝庄太后面前跪下,她听着太后冷笑着说长得狐媚该掌嘴,宫女们立刻动手,连续打肿她的脸颊,疼痛让她晕倒在地,泼上一碗冷水后才惊醒过来。 董鄂妃,原名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 她不是通过选秀入宫的寻常秀女,而是顺治帝异母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后来入宫成了顺治的妃嫔。这身份本就敏感,偏她又生得清丽脱俗,还通史书、善书法,跟顺治帝一见面就像丢了魂——宫里的人都知道,顺治帝不爱那些蒙古来的后妃,独独把董鄂妃宠到了骨子里。 入宫刚一个月,她就从贤嫔晋封皇贵妃,这速度在清朝后宫没先例。 顺治帝为她大赦天下,还把她住的承乾宫装点得跟江南园林似的,连吃饭都要同案。有回董鄂妃生了场小病,顺治竟连着三天不上朝,守在床边亲自喂药。这些事传到孝庄耳朵里,老太太的脸一天比一天沉。 孝庄太后,出身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的亲妈,更是从皇太极时期就熬过来的政治家。 她心里的账算得明白:清朝初年,江山不稳,全靠满蒙联姻稳住蒙古各部。顺治的皇后是她娘家侄女,可皇帝连正眼都不瞧,反倒对一个“再嫁”的董鄂氏痴迷,这不是打蒙古贵族的脸吗?更让她揪心的是,皇帝为了儿女情长耽误朝政,将来这江山怎么守? 掌嘴这事儿,早有预兆。 前几天,顺治帝因为皇后给董鄂妃请安时态度冷淡,当场就想废后。还是董鄂妃跪着哭求,说“若废后,臣妾万死不敢生”,才把这事压下去。可孝庄看在眼里,认定是董鄂妃“魅惑君主”,借着这点由头,非要杀杀她的气焰。 董鄂妃被冷水泼醒时,嘴唇都咬出了血。 她趴在地上,脸颊火辣辣地疼,却没敢哭出声,只是磕头:“臣妾愚钝,惹太后动怒,罪该万死。”她知道,太后恨的不是她“狐媚”,是她让皇帝偏离了“正道”,可这话她不能说,只能受着。 消息传到顺治帝耳朵里时,他正在跟大臣议事,手里的朱笔“啪”地掉在奏章上。 他没顾上跟大臣打招呼,提着龙袍就往慈宁宫跑,远远看见董鄂妃跪在地上,半边脸肿得老高,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死死忍着。顺治心疼得直发抖,冲过去把她扶起来:“谁准你们动她的?!” 孝庄坐在榻上,眼皮都没抬:“皇帝这是要为了一个女人,跟哀家翻脸?” 顺治抱着董鄂妃,声音发颤:“她是儿臣的贵妃,更是儿臣的妻!母后要罚,罚儿臣便是!” 母子俩闹得不欢而散,顺治把董鄂妃抱回承乾宫,亲自给她上药,看着她脸上的指印,眼圈红了:“委屈你了。”董鄂妃摇摇头,拉着他的手:“陛下别跟太后置气,是臣妾做得不好。” 可这委屈,像根刺,扎进了董鄂妃心里。 她本就体弱,经这么一折腾,更添了心病。夜里总睡不着,想起太后冰冷的眼神,想起宫女们下手的狠劲,就忍不住发抖。顺治帝看她日渐憔悴,急得请遍了太医,可药石怎比得上心病难医。 转年,董鄂妃生下了皇四子。 顺治帝高兴得宣称“此乃朕第一子”,还想立为太子。可这孩子没活过百天就夭折了。董鄂妃的精神彻底垮了,抱着孩子的小衣服哭了三天三夜,身体也跟着垮了。 弥留之际,她拉着顺治的手,气若游丝:“陛下……别怨太后……臣妾去后,好好待皇后……” 顺治帝抱着她,眼泪砸在她脸上:“你别走,朕把江山给你,把命给你都行!” 可董鄂妃还是走了,死时才22岁。 她死后,顺治帝像疯了一样。 追封她为“孝献端敬皇后”,辍朝四个月,还让亲王以下文武百官都去哭丧。有大臣哭得不伤心,当场就被革了职。他甚至剃了头发想当和尚,被孝庄死死拦住。 不到半年,顺治帝也染了天花,跟着去了,年仅24岁。 有人说,是董鄂妃“克死”了皇帝;有人说,是顺治帝“痴情误国”。可谁又问过董鄂妃愿不愿意?她不过是个想安稳度日的女子,却被卷进皇权与爱情的漩涡,成了满蒙联姻的牺牲品,成了顺治帝痴情的注脚。 孝庄后来常对着董鄂妃的牌位发呆。 或许她也明白,那掌嘴的巴掌,打在董鄂妃脸上,也打在了顺治心上,最终打散了这对年轻的生命。可宫廷里,哪有那么多“明白”可言?权力要稳,就得有人牺牲,女人的眼泪和爱情,从来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这段故事里,没有谁是绝对的坏人。 孝庄为了江山,顺治为了爱情,董鄂妃为了生存,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挣扎。可时代的枷锁、宫廷的规矩,终究让这段感情成了悲剧。 信息来源:《清史稿·后妃传》《清世祖实录》《汤若望回忆录》
董鄂妃正在昏昏沉沉的睡觉,突然她被宫女拉出去跪在孝庄太后脚下。只听得太后冷笑一声
勇敢小妹
2025-08-13 09:37:39
0
阅读: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