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男子,被人偷了1000两银子,他和妻子去找包拯报案,谁知包拯却盯着他妩媚动人、身材凹凸的妻子,说:“把你妻子卖掉,我才能帮你找到那1000两银子。” 开封府衙的惊堂木还没落下,那男子已经扑通跪在地上。他叫王二,是个绸缎铺的小老板,额头磕在青砖上咚咚响,带起的灰屑沾在鼻尖。“大人!万万不可啊!”他嗓子发紧,眼角瞟着身旁的妻子,那妇人正咬着嘴唇,鬓角的珠花随着颤抖轻轻晃。 包拯没看他,手里的茶盏转了两圈。“不卖?”他抬眼时,目光扫过妇人微微泛红的眼角,“那这案子,本官可就管不了了。” 王二急得直拍大腿,说那银子是准备给岳家治病的救命钱。妇人这时却开了口,声音细得像丝线:“若卖了民妇能找回银子,民妇……愿意。” 这话一出,连旁边的衙役都直皱眉。谁不知道包青天断案如神,今日怎么跟个妇人较上劲了?王二愣在原地,看着妻子把鬓边的珠花摘下来,塞进他手里,忽然觉得那冰凉的银饰烫得吓人。 三天后,开封府贴出告示,说要把王二的妻子发卖到城西的李记当铺,身价正好一千两。消息传开,满城的人都往当铺门口涌,想看看这能让包大人破例的妇人长啥模样。 正午时分,一辆马车停在当铺门口。妇人穿着素色衣裙,脸上盖着层薄纱,被两个衙役扶着下来。当铺老板刚要验身,人群里突然挤出个精瘦的汉子,手里攥着个布包,扯开嗓子喊:“这银子是我的!我不卖了!” 衙役们眼疾手快,一把将那汉子按在地上。布包里滚出的银锭,每块都刻着个“王”字——正是王二绸缎铺的记号。 这时包拯的轿子刚好到了。他掀起轿帘,看着被按在地上的汉子,又看看脸色煞白的王二,慢悠悠地说:“张三,你勾结王二妻子,偷了自家主母的体己钱,以为能瞒天过海?” 那叫张三的汉子还想狡辩,王二的妻子却“噗通”跪下了。原来她早和张三勾搭上,嫌王二窝囊,便想偷了银子私奔。王二被蒙在鼓里,还真以为是遭了贼。 “大人怎么知道是他们?”人群里有人喊。 包拯指了指王二的妻子:“方才在公堂,王二急得快晕过去,她却眼神躲闪,手指一直捻着袖口——那袖口缝着的,正是张三送的银镯子。”他又看向张三,“你在王二铺子里当伙计,最清楚银子藏在哪。告示一贴,你怕心上人真被卖了,自然会跳出来。” 王二站在原地,脸一阵红一阵白。他看着被衙役带走的妻子,手里还攥着那朵珠花,忽然想起刚成亲时,她也是这样怯生生地把嫁妆塞给他,说要好好过日子。 包拯的轿子渐渐走远了。有人说这招太险,万一张三不跳出来呢?旁边的老衙役笑了:“大人早让人盯着张三了,他昨晚就去当铺踩点,兜里揣着的,正是准备赎人的银子。” 这世间的案子,多半逃不过“人心”二字。包拯断案,看似奇招迭出,其实不过是把那点藏在暗处的心思,一点点拎到太阳底下晒。就像王二那一千两银子,偷的是钱,藏的却是经不起细看的人心。
古时有一男子,被人偷了1000两银子,他和妻子去找包拯报案,谁知包拯却盯着他妩媚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13 09:01:15
0
阅读: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