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绩平平的庸将,只因没跟傅作义起义,被蒋某人空前重用 1949年1月,北平城寒风刺骨,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南海居仁堂设宴,席间突然抛出一枚炸弹:“诸位,为保古都生灵,我决定与中共和谈。”话音未落,一名将领拍案而起:“这怎么对得起校长!”此人正是第九兵团司令石觉。他双目赤红,当场撕碎和平协议,厉声斥责傅作义“背叛党国”。 傅作义早有准备:“若不愿起义,我可派飞机送诸位南归。”石觉当即拽起四兵团司令李文,带着十几名军官连夜奔向东单机场。飞机腾空刹那,他回头望向被解放军重重围困的古城,嘴角却浮起一丝笑意——他赌蒋介石会记住这份“忠诚。 话说石觉的自信从何而来?翻开他的履历,堪称“平平无奇”:黄埔三期毕业,北伐时仅是排长,抗战中虽升至13军军长,却在辽沈战役中被东野全歼一个师,狼狈退守华北。 这样一位败军之将,凭什么让蒋介石另眼相待? 答案藏在两处:青天白日勋章与染血的履历。 1930年围剿赣东北红军,他率团血洗怀玉山,数千红军仅存800人突围;三年后广都之战,又剿杀红军6000余人,被同僚称为“反共狂魔”。 而蒋介石用人首重忠诚,石觉逢人必称“校长”,剿共时“宁可错杀一百”的狠劲,早被蒋记入“心腹名单”。 当傅作义宣布起义时,石觉的拒绝恰成乱世最佳投名状,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精锐尽丧,杜聿明被俘、黄百韬战死,蒋介石太需要“忠臣标本”稳定军心了! 石觉的赌局赢得盆满钵满。飞抵南京当日,蒋介石亲自接见,握着他的手连呼:“党国脊梁!”隔天任命如山崩般砸来:京沪杭警备副司令!淞沪防卫司令! 短短十日,他从败逃将领跃居长江防线核心指挥官。 更讽刺的是,蒋介石甚至为他“量身定制”特权:“中央军嫡系听你调遣,汤恩伯也要与你共商防务!” 而真正的抗日名将傅作义呢?此刻正因和平移交北平被国民党骂为“逆贼”。历史的天平在1949年陡然倾斜——战功竟不如“站队”重要! 重用庸将的代价很快显现,蒋介石令石觉死守上海,幻想复制“斯大林格勒奇迹”。可他布防漏洞百出:将主力堆在吴淞口,忽视浦东侧翼;迷信碉堡群,却未协同海空军。 1949年5月,解放军三野总攻启动,29小时后,上海易主。石觉所谓“钢铁工事”被撕得粉碎,他仓皇逃往舟山,临走前竟下令炸毁十六铺码头!硝烟中,工人怒骂:“这就是蒋某人的忠臣?” 蒋介石重用石觉,恰暴露国民党末路的荒诞逻辑——当忠诚沦为遮羞布,庸才亦可登庙堂!而傅作义跨越阵营的抉择,终让千年古都的晨钟暮鼓,未曾断绝一刻。
战绩平平的庸将,只因没跟傅作义起义,被蒋某人空前重用 1949年1月,北平城寒风
静雅酒香醺月眠
2025-08-12 18:41:57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