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森想取代西哈莫尼当国王之心已久,只是害怕西哈莫尼国王和中国的友好关系,怕动西哈

世界今若在 2025-08-12 18:25:46

洪森想取代西哈莫尼当国王之心已久,只是害怕西哈莫尼国王和中国的友好关系,怕动西哈莫尼影响中柬关系。一旦处理不好这种关系,让西哈莫尼家族翻盘,洪森家族将万劫不复。然而洪森年龄已经很大了,权利已经让洪森越来越失去耐心,如果再不行动,洪森估计闭眼之前当不上柬埔寨国王了。   洪森这一辈子,政坛经验可谓炉火纯青,执政38年,能屈能伸,稳坐柬埔寨权力中枢。   但如今到了71岁,时间不等人,哪怕掌握了实权,也难掩他对象征权力——王位的执念。   只是这一步,洪森迟迟不敢迈,怕的不是权力斗争,而是西哈莫尼国王背后那条通往中方的老路。   西哈莫尼虽无实权,但地位稳,根基深。2004年登基至今,他始终是柬埔寨国家统一的象征。   他的父亲西哈努克被称为“独立之父”,当年就是在中国支持下,带领柬埔寨走出殖民统治。   西哈努克晚年在中国流亡多年,和中国高层建立了深厚情谊,西哈莫尼也延续了这段历史纽带。   在柬埔寨,王室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双边交往,成了一种政治信号,一种稳定的象征。   所以洪森再怎么想动王位,也必须先掂量一下中方的态度。如果贸然挑战王室地位,不仅在国内引发保皇派反弹,还可能扰乱中柬之间的战略合作节奏。   这不是玩笑,2022年中国占柬埔寨外资总额的42%,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解决了8万人就业。更别说云壤海军基地升级、RCEP自贸协定等一系列深度绑定的合作项目。   洪森自己心里明白,这不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买卖。尤其是2017年他一口气解散了主要反对党,结果西方一通制裁,欧盟直接取消了柬产品的“免关税特惠待遇”,那次教训还历历在目。   现在要动王位,必须考虑外界怎么看,尤其是北京怎么想。中国一贯强调“支持柬埔寨自主选择发展道路”,这八个字的分量,洪森再清楚不过。   可问题也正出在这里。洪森耐心越来越少。他知道自己身体不如从前,2023年还突然出现眩晕症状,外界一度猜测是否会影响政务。   他也曾尝试通过制度方式推进,比如2018年推动“国王常驻国内”法案,就是想在体制上给王室设限。   但这些试探都没能成功,反而更加凸显了制度改革的高门槛:修宪需要国会三分之二多数,还必须获得王室背书。尽管洪森党控制了82%的议席,但在王室面前,始终无法单方面拍板。   于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家族接班,洪马内的晋升路径几乎就是一部政治剧本:从西点军校毕业,到国家反恐部队司令,再到陆军总司令,最后在2023年正式接任首相。   同时,洪森的其他子女也在军警系统掌握要职,整个国家机器几乎都成了洪森家族的延伸。   但家族世袭,始终绕不过一个问题:合法性。   王室的存在就是柬埔寨传统政治合法性的来源,而洪森家族的崛起,靠的是政绩、人脉和控制力,并不具备传统王权的底色。   特别是在佛教文化中,国王加冕必须由佛教最高领袖主持,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象征权力的认证。洪森想坐上那个位置,不只是政治角力,更是文化冲突。   眼下的局势对洪森家族并不完全有利,部分军队仍然效忠王室传统,保皇派虽然势微,但并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奉辛比克党的一些残余势力与王室贵族仍保持联系,一旦局势动荡,这些人极有可能成为“翻盘”的关键棋子。   2013年大选后爆发的大规模示威就是前车之鉴,当时洪森执政合法性就差点被质疑。   更现实的是,洪森必须在2028年大选前完成布局。如果错过这个窗口,随着年龄增加,健康风险加剧,洪马内掌权之后是否会继续推进王位接班,也未可知。   毕竟洪马内受的是西方教育,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制度化治理,而不是传统威权模式。   他是否愿意为父亲完成这个野心,还是选择另辟蹊径重新树立政治品牌,仍是一个未知数。   从制度角度看,洪森并非没有退路。推动类似摄政王制度或双元首制,或许能在不直接挑战现有君主制的前提下,为洪森家族腾出空间。   但这种制度创新难度极高,既要平衡王室的面子,又要获得民众的认同,还要确保中方不会认为这是人为制造政治风险。   目前来看,最稳妥的路径或许是维持现状,推动洪马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实绩,借此增强家族的世俗权威。   同时,王室也逐步弱化政治参与,转向文化象征角色,形成一种“实权在民选政府,象征由王室承担”的双轨结构。   中方在这一过程中依然是关键力量,既是柬埔寨经济的“压舱石”,也是政治平衡的“安全阀”。   洪森或许明白,王位这件事,急不得,一步走错,全盘皆输。一旦触动王室底线,不仅西哈莫尼可能翻盘,整个王室家族都有可能被推到政治前台。

0 阅读:85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