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降级,其实是一种“回避”。——你无法回应我了,所以我选择不再去期...
花红情感
2025-08-12 15:12:17
关系降级,其实是一种“回避”。
——你无法回应我了,所以我选择不再去期待你。
我太累了,所以甚至不会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我只是在内心把你排除了,我们的关系还在,只是不再流动。
而在感情中,被排除出去的那一方,往往会感到很焦虑。
要么,是接受现实,习惯了对方就是冷淡,疏离,自己慢慢做到精神离婚,也不再期待他。
要么就是感到痛苦,绝望,想解决问题,但好像做什么都没有希望了,情绪反复内耗,过得很不开心。
原因是,两个人的感情需求变了。
在感情的初期,回避型和焦虑型是天生一对。
因为,两个回避型凑在一起,都不想主动,都懒得解决问题,内心默默积攒不满,到一定程度也就无声告别了。
两个焦虑型,会很容易彼此纠缠,有很强的掌控欲,占有欲,往往就会在关系里感到窒息,不欢而散。
而焦虑型,很容易被回避型吸引,他冷静,松弛,适应性强,顺从性很高,而回避型,也很需要焦虑型的主动,活力,带着他走出自己的空间。
在前期,两个人就构建了“引领者-跟随者”的模式。
回避型会乐于让对方为自己决定一切,他只要配合就可以了,不需要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对方会猜。
而焦虑型,也会很喜欢做决定的过程,享受能够支配对方的力量感,喜欢规划,推动,让关系按照自己想的那样发展,能在关系中得到安全感。
而到了中后期,关系模式会固化下来,两个人会“身不由己”,变成“追-逃”模式。
焦虑型,因为习惯了掌控关系,会认为自己需要承担关系的全部责任。
但当自己做不好,当伴侣不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就会产生更多的焦虑,这份压力会传递给伴侣——我总是一个人在支撑,我很累,你能不能别当甩手掌柜。
伴侣不扛事,很多事情她一放手,好像就会塌下来了,所以即使筋疲力尽,也还是在苦苦支撑,并且格外渴望伴侣能成长,能承担自己的情绪,参与家庭责任。
而回避型,习惯了听从安排。
在他的眼里,我不提需求,我压抑自己,一切都听你的,就是在对你表达爱,可是你却看不见我的付出,对我还有很多的要求。
家里的一切,都是焦虑型决定的,回避型会觉得,好像有没有自己都一样,没有什么归属感,对方一直在控制、打压自己,每当自己提出不满,有自己的想法,都不可能被认可。
于是,他也不会再想去表达,而是降低对伴侣的期待,压缩自己的生存空间,让自己毫无存在感,也不再依赖伴侣,慢慢从感情中“脱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