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洪秀全授予石达开军师头衔。也许直到兵败大渡河,石达开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史海奇报屋 2025-08-12 08:03:47

1860年,洪秀全授予石达开军师头衔。也许直到兵败大渡河,石达开都不知道有这回事,稀里糊涂的就成为军师。 军师是啥头衔呢?类似诸葛亮、庞统、郭嘉、许攸之类角色吗?答案是否定,太平天国的军师非常特殊。 太平天国实行军师负责制,天王只是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军师实际负责军政事务,军国大事军师说了算。 太平天国的军师,应该是类似幕府时代的将军或者关白,掌握实权,天王的角色就是天皇,非常憋屈。 为何实行军师负责制,天王没实权呢?原因很简单,洪秀全创业初期贡献太少,冯云山实际缔造太平天国。 杨秀清、萧朝贵半路杀出来,冯云山又拉拢金田土豪韦昌辉,构成太平天国早期权力核心。 基于实力与贡献上的权力分配,洪秀全不可能掌握实权,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洪秀全只是“首倡者”,却没实力,故而只能是虚君,不可能掌握实权,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不答应。 1851年1月金田起义,3月在武宣东乡称王,12月永安封王。 杨秀清东王九千岁,萧朝贵西王八千岁,冯云山南王七千岁,韦昌辉北王六千岁,石达开翼王五千岁,是为“首义五王”。 “首义五王”有个特点,就是世袭罔替,不会被革除王爵,故而地位非常高。 此外,除了翼王石达开之外,都加授军师头衔,一共四个名额。此时的军师,分为正、又正、副、又副,没有第五人。 军师实际负责军政事务,石达开却不是军师,故而地位远不如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要低一个档次。 1852年6月,冯云山阵亡蓑衣渡,9月萧朝贵阵亡长沙。如此,定都南京之后,只有杨秀清、韦昌辉两位军师,矛盾由此而来。 天京事变为何爆发?韦昌辉为何积极勤王?石达开为何坐山观虎斗?都跟军师有关,一旦杨秀清被处死,韦昌辉取而代之,故而积极。 石达开为何消极,他并非军师,取代杨秀清地位的是韦昌辉,轮不到他。如此,石达开更希望看到杨秀清、韦昌辉同时殒命,摘取果实。 1856年的天京事变,根据李秀成自述说法,石达开故意迟到,是事变扩大化的原因,石达开与韦昌辉“只杀东王三兄弟,其余皆不得多杀”的协议没能遵守。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回京辅政,却依然得不到军师头衔。洪秀全什么职务与头衔都能给石达开,就是军师头衔不行。 石达开的王爵,从翼王升级为“义王”,寓意义薄云天,讲义气,洪秀全还让人制作匾额。 1857年5月,石达开与洪仁发、洪仁达闹矛盾,一怒之下率兵外出单干,洪秀全心急如焚。 为了拉拢石达开,让石达开回心转意,洪秀全可以废了洪仁发、洪仁达的王爵,也可以多次派遣使者去哀求石达开,并送去群臣联名签署的“求情表”,但就是不授予军师头衔。 换句话说,洪秀全可以认错,可以道歉,可以高官厚禄,但军师头衔是底线,洪秀全从未松口,哪怕石达开率10万兵马外出。 对洪秀全而言,军师头衔大于十万大军,只有废掉军师负责制,洪秀全才谈得上是君王,享受当君主的滋味。 正如洪秀全所说了“主是朕做,军师也是朕做”,并表示此后永远不分封诸侯王。 那么,为何到了1860年洪秀全又授予石达开军师头衔呢?因为,时代变了,政务运行不靠军师,军师只是头衔而已,并非掌握实权。 1859年,洪仁玕来到南京不足一个月,洪秀全立刻授予他军师头衔,册封干王七千岁,总理军国政务。 洪仁玕为何有如此待遇,凭什么?洪仁玕没啥战功与威望,也不是金田起义元勋,他只是洪秀全堂弟而已,其他将领不服。 为了安抚李秀成、陈玉成等实力派,洪秀全只好继续进行分封,并加授部分王爵军师头衔。 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清、章王林绍璋等都授予军师头衔,地位瞬间高了不少。 至于翼王石达开,洪秀全也授予军师头衔,只是“遥授”而已。此时,石达开兵败广西,灰头土脸,部下纷纷逃离,大势已去。 石达开虽说单干,却依旧打着太平天国旗帜战斗,理论上讲是洪秀全的下属,他们是君臣关系,洪秀全可以授予石达开头衔。 当然,此时的军师头衔实际意义不大,更多的是一种荣誉象征。也许直到兵败大渡河,石达开都未必知道他突然变成了军师。 永安封王之后,4大军师含金量很高,实际负责军政事务,却没石达开的份。天京事变,石达开回京辅政,朝廷已经没了军师,石达开依然得不到军师头衔。 1860年,石达开在广西战败,部下与他分道扬镳,翼王跌落谷底。此时,洪秀全却授予石达开军师头衔,也算是意外惊喜,圆了石达开的军师梦。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史海奇报屋

史海奇报屋

屋内奇报,历史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