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普京为什么敢去美国领土阿拉斯加州了。很多人以为,这是一场大胆的外交秀,其实背后藏着一张地缘政治地图,那片被称作美国飞地的地方,离俄罗斯最近的距离只有3.8公里。肉眼都能望见的地方,却隔着世界上最紧张的政治边界之一。[666]
白令海峡上空的卫星图显示,俄罗斯楚科奇半岛与美国阿拉斯加小代奥米德岛之间,只有3.8公里的海水。这个距离比北京四环到五环还近,站在海岸边用望远镜就能看到对岸的房屋。
8月15日,普京与特朗普将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会晤。选择这个地点并非偶然,阿拉斯加是唯一一块曾属俄国、现归美国的土地,双方在此会面都能找到某种心理平衡。
1867年3月30日,沙俄以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当时美国报纸嘲讽这是"苏厄德的冰箱",认为花钱买了块没用的冻土。
150多年后,这块"冰箱"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30亿桶,天然气储量达35万亿立方米,年产值超过500亿美元。
俄罗斯人至今对这笔买卖耿耿于怀,90年代莫斯科街头流行一首歌《美国佬,还我阿拉斯加》,歌词唱道"那里有我们祖先的坟墓"。
安克雷奇市中心的圣尼古拉斯东正教堂,金色洋葱顶在雪山映衬下格外醒目,提醒着这片土地的俄罗斯血统。
地理位置决定了阿拉斯加的战略价值,这里是亚洲通往北美的最短路径,也是俄军轰炸机飞往美国本土的必经之路。
去年10月,两架俄军苏-35战机贴着美国防空识别区边缘飞行,引发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基地的F-22紧急升空拦截。
白令海峡的军事对峙从未停止,小代奥米德岛上的美军雷达站24小时运转,监控俄军动向。大代奥米德岛上的俄军边防哨所也在时刻警戒。
两个岛屿相距仅4公里,士兵们甚至能听到对方基地的发电机声音。
普京选择阿拉斯加还有现实考量,北极冰盖加速融化,白令海峡的通航期从过去的3个月延长到现在的6个月。
连接亚欧的北方航道运输成本,比苏伊士运河路线低30%,预计到2030年年货运量将达到8000万吨。
俄罗斯希望在这条黄金航道上获得更大话语权,去年9月,俄军在楚科奇海域举行大规模演习,出动了包括核潜艇在内的50艘舰艇。
美军随即派遣破冰船"希利号"进入白令海,双方在冰海上对峙三天。
会晤消息传出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紧急表态,强调"任何关于乌克兰的决定都必须有乌方参与"。
这反映了基辅的深层担忧,美俄若在阿拉斯加达成私下协议,乌克兰可能被边缘化。
特朗普此前放风称会谈可能涉及"领土调整",外界猜测指向顿巴斯地区。但更可能的情况是,双方讨论北极能源合作。
俄方提议修建穿越白令海峡的天然气管道,美方则希望获得俄远东港口的使用权。
从白令海峡的冰层缝隙中,能看到两个大国复杂的地缘政治游戏。这片3.8公里宽的海峡,承载着远超其地理尺度的历史重量。
网友热评:
“历史梗玩得溜!”
“普京踏上阿拉斯加,怕不是来收‘祖传物业’?当年720万刀甩卖,现在油价涨了多少倍?”
“特朗普这选址骚操作,妥妥暗示‘领土能买卖’,泽连斯基听了连夜失眠!”
“乌克兰实惨,沦为谈判桌配菜”
“美俄北极熊握手,乌克兰成了夹心饼干!特朗普一句‘领土交换’,欧洲直接装聋作哑。”
“前线士兵流血三年,政客们寒冰上分地盘?泽连斯基喊破嗓子,不如普京飞3小时有用。”
“北极暗战才是真主线”
“阿拉斯加会晤?我看是抢北极航道门票!冰化了全是油,中俄美谁不想薅羊毛?”
“普京带‘锆石导弹’简历赴约,特朗普派F-35‘迎宾’,这哪是谈和,分明秀肌肉!”
“赌五毛钱:停火声明发完,乌东炮声照响。阿拉斯加又不是阿拉丁神灯!”
“当年沙俄怕英国抢地甩卖阿拉斯加,如今美国怕中俄联手才拉普京,历史总循环播放!”
若美俄真用顿巴斯换四州结束战争,你认为乌克兰是亏到裸奔,还是止损上岸?来评论区拍砖!
信源:中国央视新闻 (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