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鄂西会战期间,第6战区司令长官部的一张照片。 当时骨瘦如柴的战区司令陈诚和战区参谋长梁启霖、副参谋处副处长洪懋祥正在指挥作战,这两位参谋处军官都是少将。 鄂西会战参战部队派系庞杂,之前的战区代理司令孙连仲已经快压不住了,前线的吴奇伟也开始有些力不从心,随着日军主力师团轮番上阵,孙连仲和吴奇伟只能电告陈诚希望他马上回来亲自镇场。 1943年5月,日军为了敲打陈诚的第六战区开始倾巢出动,不但使用了臭名昭著的十一军主力部队,还将目标直指重庆后方的指挥中心。 随后,蒋介石从战时陪都发来手令:“宜昌一带的防线关系乃抗战后方安危之要地,必须要死守!” 鄂西惨烈的攻防战随之展开,日军不再遮掩,将袭击鄂西的几个师团全部一字排开,长江沿岸烽烟四起。 第六战区指挥中枢在1943年春天面临重大变动。 司令长官陈诚被调往云南组建远征军,留下代理司令孙连仲坐镇恩施长官部,在群山环抱中运筹帷幄。 日军新上任的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为打通长江航道,精心设计声东击西的战术。 他们试图以佯攻常德迷惑中国守军,主力却沿江西进。 5月初,日军攻势如潮水般涌来,孙连仲最初被日军的佯动所惑,直到王敬久第十集团军扼守的枝江、公安防线被突破,才惊觉日军剑指鄂西的真实意图。前线告急电报雪片般飞向恩施,重庆统帅部震动。蒋介石急令陈诚星夜返回鄂西指挥,同时调遣王耀武第七十四军和王甲本第七十九军驰援。 战局瞬息万变,孙连仲在危急关头展现了将领的担当。当发现日军预谋以钳形攻势歼灭中国守军时,他果断变更原定部署:“将来上面降罪,我负全责!” 这一决策打破了日军围歼计划,为后续反击赢得宝贵时间。 与此同时,江防军总司令吴奇伟正坐镇石牌前线。 此人保定军校出身,过去和日军鏖战过数次,深知要塞价值,将防御核心交给第十八军第十一师胡琏所部。 5月27日江防军调整部署,划定从稻草坪到石牌的弧形决战线,陈诚命第九十四军主力转移至长阳资丘掩护右翼。 空军力量也被调动起来,空中战机频繁出击轰炸日军补给线,日军顿时预感到了第六战区防御之决心。 当时,陈诚和战区参谋长梁启霖、副参谋处副处长洪懋祥一起商谈御敌之策的时候,梁启霖少将提出以石牌为核心,在宜昌周边吸引日军主力并死战不退的同时,让陆军第五师在长阳一带伏击日军的增援部队。 与此同时,将王耀武第七十四军的两个师尽数部署在松滋南岸,等日军侧翼出现松动之际,让这两个主力师对日军进行痛击。 陈诚接受了这个提议,随即开始排兵布阵,并电令第十一师师长胡琏、第五师师长刘云瀚、五十一师长师长周志道和五十八师师长张灵甫,要求部队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5月28日,日军第三师团猛攻南林坡阵地,守卫此地的十一师第三十一团三营陷入苦战。 第七连配有重机枪排和迫击炮排,但阵地成为日军重点打击目标。 连续四昼夜的炮火将山堡削平,树木化为焦炭,二排排长阵亡,迫击炮手全体牺牲。 第七连奉命撤离时,全连损伤殆尽。 与此同时,暂三十四师防守的天台观阵地战况也很惨烈。 日军猛攻这个制高点,守军一排战士临危不惧。 敌机将阵地上冬荆树炸成秃桩,山头泥土被翻起数层,勇士们仍死战不退,最终全排与敌白刃拼刺后壮烈牺牲。 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同等血肉之代价”。 前线激战之际,孙连仲在指挥部反显从容。 他一面听取战报一面与幕僚商谈,称这是保持头脑冷静的“制胜之道”。 当时,王缵绪要求后撤时孙连仲瞬间变脸:“一定要顶住!顶不住我是要按规矩办的!” 其中日军不但在和十一师的作战过程当中损失惨重,在长阳太史桥和第五师作战更是被毙伤1000多人,在松滋一带和七十四军两个师作战的时候,一个旅团伤亡过半。 鄂西会战日军伤亡2.5万多人并损失了40余架飞机,中国军队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成功的夺取了长江航道的主动权,日军十一军仓皇撤退。
1943年鄂西会战期间,第6战区司令长官部的一张照片。 当时骨瘦如柴的战区司令陈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2025-08-11 21:07:26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