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深夜,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都在熟睡,唯有一名战士因入党太激动,翻来覆去睡不着,此时,大批美军趁着夜色,无声无息摸上了志愿军阵地。 这个睡不着的战士,就是倪祥明。兴奋与责任感像一团火在他胸中燃烧,他索性主动接替了战友的哨位,守在了坑道的最前沿。他想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党组织对他的信任。 坑道外黑得瘆人,倪祥明攥紧步枪贴紧岩壁。风里忽然飘来铁器刮石头的细响,他眯眼往山下一扫——月光擦过钢盔的反光,密密麻麻的人影正弓着腰往上爬!冷汗“唰”地浸透后背,他扭头冲坑道嘶吼:“敌人摸上来啦!” 沉睡的阵地瞬间炸锅。子弹“嗖嗖”擦着倪祥明的耳朵飞,他抄起手榴弹往黑影里砸,爆炸的火光里美军像麦秆成片倒下。班长刘佐才顶着弹雨指挥反击,突然“噗”一声闷响,血从他额角喷出来染红了半边脸。倪祥明扑过去拖班长进坑道,纱布按不住伤口,血沫子从指缝往外冒。刘佐才牙缝里挤出一句:“阵地……不能丢!” 弹药快打光了。倪祥明把最后几颗手榴弹塞进裤腰,爬回硝烟弥漫的工事。美军嚎叫着涌到战壕边,他抡起枪托砸碎一个脑袋,反手又抠进另一个敌人的眼眶。混战中四个美军扑上来压住他,指甲抠进他肩膀的烂肉里。倪祥明突然笑了——他摸到了腰间的手榴弹弦。 “班长!我跟敌人拼了!” “共产党万岁!” 两声呐喊刺破枪声,紧接着是地动山摇的爆炸。等战友冲出来时,倪祥明身下压着两具焦黑的敌尸,弹片嵌进他胸口像朵血红的梅花。 有人说他傻:那晚要是老实睡觉,或许能活下来。可当活着的价值被秤砣压着称量,他选了更重的那头。这个父母双亡的放牛娃,在国民党部队挨过鞭子,被解放军解救才尝到“人”的滋味。入党申请书上的红手印还没干透,他用命填了承诺——信仰的分量,从来不是嘴皮子能掂清的。 更扎心的是历史的回响。七十年后,他守护的老秃山早被草木覆盖,杞县陵园的纪念碑却被风雨磨得锃亮。当年他拼死保护的坑道口,如今站满系红领巾的孩子,小手指抚过碑文问:“倪爷爷不怕疼吗?” 疼啊,怎么会不疼?可有些疼能种出甜来——他炸碎的肉身化成种子,在后来人心里长成不弯的脊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51年,阿里驻军断粮,连马都杀了吃。眼看全军都要饿死,一个小战士干了一件事,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