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战友们给24岁的八路军副旅长介绍了一个女排长,谁知,当副旅长去找女排

候松呀 2025-08-11 17:52:27

1939年,战友们给24岁的八路军副旅长介绍了一个女排长,谁知,当副旅长去找女排长时,女排长却说:“我参军不是给别人当老婆的!”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9年,担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一旅副旅长的王尚荣同志已经24岁了,在那个年代,这个年纪确实不小了,但他仍然没有成家。 湖北石首出生的王尚荣,从16岁参加红军起,就把全部身心投入了革命事业。 他在红军时期经历过湘鄂西苏区反“围剿”的血战,也走过了艰难的长征路,一路浴血奋战,积累了卓越的战功。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更是冲锋在前,历任120师358旅715团团长、独1旅副旅长、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在抗日前线英勇战斗。 也许正是由于长期身处战火硝烟之中,王尚荣的个人问题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看到爱将单身,贺龙师长非常关心。 贺老总考虑,战争年代虽然艰苦,但革命者也要有家庭生活,便想着给王尚荣撮合一段姻缘。 他觉得抗大一位名叫黄克的女兵排排长挺合适。 黄克思想进步,性格热情开朗,工作上也干得挺出色。 为了稳妥起见,贺老总专门找来了组织部的同志,把这个想法交代下去,由组织上出面介绍、安排。 他又特意找来了黄克过去的老领导,时任抗大政教科科长的苏振华同志,请他去跟黄克谈谈这件事。 苏振华对王尚荣的性格脾气很熟悉。 他知道王尚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对付日伪军毫不含糊,可私下里,尤其是一遇到女同志,这位年轻的副旅长却常常紧张得手足无措,连话都说不利索。 为了能给这次“相亲”开个好头,避免王尚荣过于窘迫,同时也不让黄克一开始就察觉是特意安排而感到尴尬,苏振华琢磨出一个主意。 他告诉黄克:“过两天有位前线的副旅长同志要来咱们女兵排视察工作,你要带领同志们认真准备一下,给首长留下好印象。” 黄克听了,没有多想,以为是普通的工作检查,便按照要求,将全排女兵集合得整整齐齐,精神饱满地等待首长莅临。 接到通知的王尚荣,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到了约定的日子,他特意找出了一套洗得干干净净、平时都舍不得怎么穿的军装换上,希望能显得精神些。 在前往女兵排的路上,他的心怦怦直跳。 到了地方,面对站得笔直、列队迎候的女兵们,王尚荣深吸一口气,开始了“视察”。 紧张的心情让他几乎不敢抬眼看队伍前头的黄克排长。 他沿着队伍走了一圈,脑子里像过电一样,事先想好的说辞忘得一干二净。 为了缓解紧张,也为了能看清黄克的模样,王尚荣又来回在队列前踱了好几次步,目光始终有点躲闪。 这个有点异常的举动让站着的女兵们心里直犯嘀咕:这位首长视察怎么来回走个不停?尽管心里疑惑,但大家都保持着标准的军姿,不敢有丝毫懈怠。 黄克当时也感到有点奇怪。 后来当大家明白了这“视察”背后的真正用意时,女兵排的同志们忍不住乐了,有人笑着打趣:“哎呀,原来副旅长不是来视察队列,是专门来看我们排长的呀!” 这件事不经意间传开,成了一件让人觉得挺有趣的笑话。 黄克本人知道真实用意后,心里对这位表现有点“奇怪”的副旅长,自然很难说有什么好印象了。 这次“视察”结束后,苏振华找了个机会单独与黄克谈话,直接挑明了贺老总的意思,想听听黄克对王尚荣的看法。 面对这样的提问,年轻的黄克感觉有点突然,又或许带着点误会后的不快,她没有直接评价王尚荣本人,而是非常认真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报告首长,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参军打鬼子,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组织上交代的任何革命工作我都愿意做,但我来部队不是为了成家的,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个直白而倔强的答复很快传到了王尚荣耳朵里,让他觉得很是难为情,那段日子看到熟悉的战友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生怕人家提起这桩“尴尬事”。 这事也传到了时任抗大教育长罗瑞卿同志那里。 罗瑞卿有着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他觉得不能就这样让机会溜走。 他认为王尚荣是个好同志,黄克也是个好同志,两人之间缺乏的是深入了解的机会。 经过考虑,罗瑞卿决定把黄克调到王尚荣所在的独1旅政治部工作。 这样一来,在日常工作中,两人有了接触的可能。 组织上用心良苦的安排,为两位年轻人搭建了桥梁。 到了新的工作岗位,黄克与王尚荣接触的机会自然多了起来。 工作中,她慢慢看到这位“害羞”的副旅长在工作中的严谨、对同志的关心以及在战场上的果敢智慧。 真实相处下来,黄克发现王尚荣并非像最初“视察”时表现的那样拘谨古怪,反而为人朴实,作风正派,是个值得信赖的同志。 她的看法悄然改变,好感在相处中渐渐萌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接触和了解,王尚荣的真诚和品格打动了黄克,他们两人终于克服了最初的误会和尴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主要信源:(搜狐新闻——王尚荣)

0 阅读:0
候松呀

候松呀

候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