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做父母的,不光是给孩子凑个礼数,更是替孩子撑场面、铺路子。 可有些人偏偏一见面就“掉价”,不是因为穿得不体面,而是说话、态度和气度,太失分了。 准亲家第一次见面,最掉价的行为,就是:一不谈,二不问,三不说。 表面客气,实则冷场,关系从一开始就被“拧巴”了。
01 一不谈家庭,不露底色。 现实中准亲家见面,最怕的不是话多,而是一句“我们家没什么好说的”。 家庭背景、工作情况、生活习惯,适当地交流,是基本的尊重。 你一句不谈,对方一句不问,两边都憋着,谈什么亲上加亲? 我认识一个阿姨,她女儿和男朋友感情特别好,打算年底结婚。 结果两家第一次吃饭,男方父母一句话都不谈自己的情况。 阿姨我说:“这样一家人,靠不靠谱都不知道,怎么放心把女儿嫁过去?” 准亲家见面,就是彼此打量、互相放心的过程。 你什么都不谈,别人只会觉得你藏着掖着,不是没底气,就是不诚心。
02 二不问孩子,不显关心。 最让人寒心的,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连一句关心都没有。 你可以不说好听话,但最起码得问问:“孩子们现在工作忙不忙?”、“他们打算在哪里买房?”、“两个人性格还合得来吗?” 我有个亲戚,第一次见准亲家,对方全程只顾自己吃饭,一句关于孩子的事都没问。 亲戚回去就对儿子说:“他们是不是根本不在意你?” 亲家的出现,本就是围绕孩子展开的。 如果你表现出冷漠,孩子就会觉得你没把他们的未来当回事。 而你在对方面前的印象,也就这样凉了半截。 一问不问,不是大度,是不在意。哪怕是客套一句,起码也得有点“重视感”。
03 三不说态度,不定基调。 人和人之间,最怕“猜”。 准亲家见面,不表态、不开口、不亮底牌,看似不卑不亢,实则让人摸不着头脑。 你觉得保持沉默是稳重,对方可能只会觉得你傲慢、难沟通。 我一个邻居,和亲家吃饭,全程都不说将来孩子的安排。 男方父母忍不住问一句:“孩子婚礼怎么打算?” 她却笑着回:“你们安排吧,我们无所谓。” 结果饭局结束,亲家私下说:“这种话,不是大度,是推卸。” 第一次见面不表达态度,就是给未来埋雷。 不说清立场、责任、愿望,等矛盾真来了,就只剩埋怨。
04 其实,准亲家见面,不在于吃什么饭、穿什么衣,而在于态度。 不谈、不问、不说,看似沉稳,实则失礼。 做人不能太“躲”。 特别是为人父母,更该主动一点、大方一点,起码让对方觉得:我们是真心接纳你们,也是把孩子的幸福当回事。 第一步走稳了,往后的路才不会走偏。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