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年零一个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把一件足以引爆东海局势的秘密捂得严严实实。  

观今言史啊 2025-08-11 11:20:31

整整一年零一个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把一件足以引爆东海局势的秘密捂得严严实实。   直到今年8月10日,共同社才捅出消息:去年7月4日,日本“凉月”号驱逐舰在浙江沿海执行所谓“监视任务”时,悍然闯入中国领海12海里范围。   更震撼的是,面对这艘6800吨级的钢铁巨兽,中国海军采取了极为罕见的强硬措施——实施警告性炮击。   这可不是什么“技术性失误”,当时中国海军正在该区域举行实弹演习,浙江海事局早在三天前就发布了航行警告,明确划出军事禁区。   而“凉月”号硬是顶着警告往里闯,停留整整20分钟才离开,要说不是故意的,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信。   日本方面事后的解释简直像临时编的剧本。先说“无害通过”,被驳斥后又改口“程序错误”,最后竟甩锅给船员操作失误。   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艘配备FCS-3A相控阵雷达和GPS导航的现代化战舰,在和平时期“迷路”闯进他国演习禁区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更何况这艘“凉月”号还是中国海军的“老熟人”——2019年它曾访问青岛参加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活动,对东海航线熟门熟路。   如此精准的“误入”,与其说是失误,不如说是精心策划的战术试探。   选择的时间点更是暴露了真实意图。当时中国航母“福建舰”正准备海试,东海演习区域正是关键测试场。   日本军舰贴着领海线游弋,明显想窥探电磁弹射、舰载机起降等核心技术参数,甚至可能通过收集水文数据推算航母性能。   这种行径堪比扒着别人家围墙偷看保险箱密码,换了任何主权国家都不可能忍。   而中方采取的警告性炮击,实际是克制中的强硬。按国际惯例,军舰入侵领海可直接开火驱逐,但中国选择了警示性射击,既表明捍卫主权的决心。   又给局势降温留了余地。这种分寸拿捏背后,是中国海军日益增强的底气。十年前或许还需谨慎应对此类挑衅。   但如今东海力量对比已悄然逆转——日本“凉月”号虽是精锐,但中国052D驱逐舰在雷达探测和火力密度上更胜一筹。   耐人寻味的是日本捂盖子整整一年的动机。表面上道歉认错,背地里却加速整军备战。   今年日本防卫省大刀阔斧改组海自,废除沿用了64年的“护卫舰队”编制,计划2026年前打造三支进攻性“水上战群”,每支配备轻型航母和“宙斯盾”舰。   同时将两艘“出云”级改装成可搭载F-35B的航母,还斥巨资引进“战斧”巡航导弹,给潜艇装配远程对陆攻击武器。   这套组合拳根本不是在防御,而是赤裸裸地构建远程打击体系,所谓“专守防卫”早被抛到九霄云外。   捂了一年的秘密终被揭穿,恰恰印证了中国在东海维权的新常态。过去日本总把中国海警巡航称为“单方面改变现状”,如今自己军舰越界却装聋作哑。   这种双标游戏越来越玩不转——现在中国海警已在钓鱼岛实现常态化值守,海军航母编队定期穿越宫古海峡,火箭军的导弹更让日本所谓“第一岛链”成了纸枷锁。   实力对比逆转后,日本再想用“技术失误”搪塞挑衅,只会让国际社会看笑话。   从甲午海战到东海较量,历史总会给冒险者上同一堂课:靠偷袭或试探占便宜的时代早已翻篇。   当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航迹连成永不间断的守护线,当万吨大驱的垂发单元映照出东海朝阳,谁还相信几艘改装航母和买来的导弹能动摇这片深蓝的主权归属。   日本捂得住一时的消息,捂不住历史潮流的转向。   参考资料:日本“凉月”号护卫舰7月闯入中国领海 日本防卫省称已撤换舰长 发布于 2024-09-25 10:38 央视网

0 阅读:130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