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名战士下身血流不止,医生正要解扣子检查,不料他一把拦住,强硬说:“让女医生来,不是女医生我不看!”女医生检查后泣不成声。 1950年,韶关的一家解放军医院接收了一名连级干部,那天他高烧昏迷,脸色蜡黄,裤脚隐隐透出血迹,抬上病床时,他攥着腹部,嘴唇泛白。 医生见状,立即着手解开衣扣检查伤口,没想到这位平日里战功赫赫的干部忽地睁开眼,满是警惕地挡住医护人员,只留下一句含糊的要求:“女医生来,换女的。”他话语带着颤抖却格外坚决。 医护人员起初只以为他害羞,直到女医生匆匆赶到,仔细检查后却呆立片刻,旋即冲出病房,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一时间,整个医院陷入沉寂。 消息迅速传到部队首长耳中,没人敢相信,这名名叫郭富的英雄战士,竟是女儿身,更令人揪心的是,她因多年来奔波劳累、忍病拖伤,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妇科疾病严重恶化。 时光倒流至五年前,那时的郭俊卿年仅十四岁,家境困苦,父亲死于地主暴力,妹妹因病夭折,母亲精神恍惚,整个家庭岌岌可危。 她将父亲留下的旧棉袄披在肩头,把一头长发剪得参差不齐,对外谎称自己是哥哥郭富,报名参军,因年龄太小且体格瘦弱,最初并未被接纳,但当部队启程,她咬牙追随数百里未曾掉队,最终被通讯班收编。 穿上军装的那刻,她像是脱胎换骨,从此“郭俊卿”彻底埋入尘埃,“郭富”登上战场,她知道,想守住这个秘密,只有比别人更强。 训练场上,她一遍遍摔下马背又爬起,深夜抱着石锁锤炼臂力,冬天睡觉不敢脱衣,夏日也从不洗澡,每一次战友的玩笑和关心,她都冷着脸回避,宁愿被误解,也不愿露出破绽。 几年下来,她从最初的通信兵晋升为突击班长,作战无数次立功,在平泉战役中,她高烧不退却仍冒死传令,脚下生疮,军靴与皮肉粘在一起,在辽西一线,她带队夜袭山头,以一支老式步枪和数颗手榴弹,迎战数倍敌军。 子弹擦伤耳廓,她不吭一声,继续带队冲锋,直到被授予特等功,战友才知晓这个沉默寡言的小个子,竟是整个连队最能打的兵。 可光荣的背后,是无人知晓的沉痛,数年间的奔波寒战,使她的身体早已透支,每次腹痛,她都咬牙忍耐,悄悄用破布裹伤,直到一次行军途中,她背着伤员渡冰河,强忍剧痛返回队伍,却在之后几日昏厥不醒,这才引来那场震惊整个部队的“医院事件”。 真相浮出水面那日,连部不少官兵都红了眼眶,他们回忆起过往与她共处的点滴,才终于理解她的沉默、自律与敏感,上级为她平反名誉,颁发奖章时,她换上女军服,第一次以“郭俊卿”的身份站在台前,彼时她双手接过勋章,面色平静,却被台下无数注视的目光刺痛。 战争结束后,她选择了离开前线,转业至青岛服装厂,她拒绝了优待分房,将提薪机会让给工人,宁可自己蹬缝纫机,用一针一线缝制军装。 担任民政职务时,她月薪微薄,却坚持收养孤儿,资助老人,曾有人上门提亲,她轻轻摇头,没有解释,她明白,那个代价早已成为她无法跨越的伤疤。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郭俊卿以一个女子之身,背负了太多不应她承担的沉重,却从未喊过一声苦,她用五年光阴守住信念,也用一生沉默捍卫尊严,若时光倒流,她大概仍会踏上同样的路,只因心中那份对信仰的执念,从未动摇。
那些年医生是如何嘴瓢的~🤣🤣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