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彻底绝望了,全球最强超音速巡航导弹在中国遭停产,理由居然是:技术已落后 当

兰亭说事 2025-08-11 10:18:10

美军彻底绝望了,全球最强超音速巡航导弹在中国遭停产,理由居然是:技术已落后 当年东风- 100 横空出世时,那可是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它射程能达到 4000 公里,是美国同类导弹的整整两倍,打击精度更是高得离谱,能把五角大楼的窗户玻璃精确敲碎。央视解说员都曾 自豪地称它为 “杀手锏武器”,可见它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重要。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让对手做梦都想要的 “神器”,中国却在 2024 年悄悄把它停产了。更让人意外的是,停产理由竟然是 “技术落后”。这可不是开玩笑,美国人为了追赶这个技术水平,砸了 14.68 亿美元,搞了 7 次试验,结果全部失败。他们看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庆幸,而是心疼:“这么好的东西,不要可以给我们啊!” 那为啥技术这么先进的导弹会突然被停产呢?其实,这背后是中国军工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随着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传统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就拿东风 - 17 来说,它采用了乘波体弹头和钱学森弹道,能在大气层内像石子打水漂一样滑翔,速度高达 10 马赫以上。这种飞行模式不仅让弹道预测误差扩大到传统导弹的 3 倍以上,还让敌方雷达在末段拦截窗口期缩短至 30 秒。相比之下,东风 - 100 虽然速度也能达到 4 马赫,但它的飞行轨迹相对固定,容易被现代反导系统捕捉。 从成本效益上看,继续生产东风 - 100 也不划算。造一枚东风 - 100 的钱,能造三枚东风 - 26。东风 - 26 采用更先进的推进技术,不仅性能更强,造价还更便宜。而且,东风 - 26 的射程和突防能力都比东风 - 100 更胜一筹,更适合现代战争的需求。 再看看美国那边,他们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进展简直可以用 “惨不忍睹” 来形容。美国空军的 AGM-183A “空军快速响应武器” 项目,多次试射失败,最后在 2024 年 3 月进行了最后一次测试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美国海军的 “高超音速空射进攻性反舰武器” 项目也因为预算限制被取消。据美国国会报告承认,到目前为止,美军依然没有任何一种高超音速武器处于部署状态。 当美国砸了近 15 亿美元搞了 7 次试验都失败时,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经成批服役了。这种技术代差不是一年两年能追上的,需要整个工业体系的跨越。 有人可能会问,超音速巡航导弹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其实不然。在过去,超音速巡航导弹凭借其速度和射程,确实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但随着反导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比如,美国的萨德系统和标准 - 3 反导导弹,对传统弹道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而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停产东风 - 100 也是为了集中资源发展更先进的武器。中国军工的前瞻性思维就体现在这里,别人还在研究怎么让导弹飞得更快,中国已经在思考如何让导弹变得更聪明了。 再看看国际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势,超高音速武器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俄罗斯的 “先锋” 洲际高超音速导弹,速度可达 27 马赫;伊朗也在实战中使用了高超音速导弹。但中国的东风 - 17 在技术上更胜一筹,它不仅速度快,而且具备更强的机动性和突防能力。美国太平洋司令部都承认 “现有反导系统对东风 - 17 无效”,这足以说明东风 - 17 的威慑力。 不过,技术迭代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取得了领先,但这也意味着美国会加大投入,试图缩小差距。美国已经开始整合国内外资源,与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友合作开发高超音速导弹,同时构建高超音速拦截系统。未来的军事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总的来说,中国停产长剑 - 100 并不是因为它性能不好,而是因为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军工的这次调整,不仅体现了对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也为未来的军事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困境,也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军事战略,加大投入,试图挽回颓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0 阅读: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