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所以恨中国,说白了还是嫉妒。因为在1981年和1982年,印度GDP都无比

士气沉沉 2025-08-11 02:20:01

印度之所以恨中国,说白了还是嫉妒。因为在1981年和1982年,印度GDP都无比接近中国,当年可以说都差不多。 坊间有个笑话,印度之所以事事都跟中国比,是因为心里不满。 原来上世纪80年代,中印两国曾经处于同一起跑线,人口数、工业实力、商业规模其实差不多,说白了在亚洲这个课堂那都是吊车尾,日本、韩国、新加坡那是学霸。 可转眼间40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GDP翻了百倍,更是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而印度不能说原地踏步,只能说全方位被碾压。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切要从1978年那场改革开放说起,中国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态度,逐步开放市场、吸引外资、深化产业改革,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与“世界工厂”的定位,实现了经济腾飞。 而印度虽然也紧随其后,在80年代搞改革,却因为两个原因,导致进程缓慢:一方面,部分印度人通过网络与媒体渲染对中国的敌意,以“民族主义”掩盖经济劣势;另一方面,务实商人不得不依赖中国供应链维持生计。 这种撕裂折射出印度社会的集体焦虑——既无法否认中国的成功,又不愿承认自身缺陷。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实现华丽逆转,而印度则慢了半拍,被我们的市场全方位碾压,冲击。 我们的智能手机、手机壳、数据线、塑料盆等商品充斥印度,义乌小商品以“价廉物美”碾压其本土产品,甚至在这里,村口小卖部都依赖中国电商平台进货。 如今印度纵使想追,也很难实现了。因为中国已经开始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利用5G、人工智能、无人机、新能源等制霸全球,而印度却被国内的腐败、种族观念掣肘,有力使不出来。 回首望去,1981年的“龙象齐飞”,终究成了历史的幻影。 印度的“恨”背后,是发展滞后带来的屈辱感,而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不在于如何遏制中国,而在于如何唤醒自身的改革勇气。 若印度能将嫉妒转化为改革动能,或许“龙象之争”才能真正迎来新的篇章。 对此,大家怎么看?

0 阅读:760

评论列表

用户99xxx73

用户99xxx73

2
2025-08-11 02:52

这一角度看出,改革开放的威力无穷,让国家腾飞!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