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一旦入列服役,中国大陆就完成了三艘航母的标准配置,到时候一艘维修,一艘训练,另一艘执行任务。这样就有两个航母战斗群全天候具有战斗力的部署,现在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的? 想想看,三艘航母意味着什么?这可是能让我们的海军玩转一个“铁三角”!当一艘航母在海上劈波斩浪,执行任务时,另一艘可以在港口进行维护保养,养精蓄锐。而第三艘,则可以作为训练平台,源源不断地培养飞行员、甲板官兵和整个航母编队的人员。 这样一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确保至少有两个航母战斗群始终保持着全天候的战备部署能力。放眼全球,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屈指可数,这就算彰显了咱们走向深蓝的雄心和底气。 不过,要说咱们中国的海军力量,可远不止这三艘航母那么简单。尤其是酷似小航母的075、076型两栖攻击舰,它们是立体投送的利器。再有那“带刀侍卫”般的055万吨大驱,以及身手敏捷的052D驱逐舰、护卫舰,还有水下潜伏的核潜艇…… 它们就像是陆海空多维度打击的组合拳,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灵活编组,形成一支支强大的特混舰队。从近海防御到远洋护航,从维护国家主权到保障海外利益,甚至肩负着突破某些地理限制的重任,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尖刀。 你可能会好奇,咱们这航母战斗力到底有多强?不必多说,看看过去几年“辽宁舰”和“山东舰”这对“兄弟”在西太平洋的表现就知道了。 它们可不是在玩过家家,而是真刀真枪地进行实战化对抗演练。想象一下,一场演习中,“辽宁舰”甚至扮演起了“蓝军”,模拟美军航母的战术,而“山东舰”则作为“红军”实施针对性打击。从发现目标到电磁压制,从空中拦截到实弹打击,每一个环节都高度贴近实战。 还记得有一次夜间演练吗?歼-15舰载机接到指令后,仅仅几分钟就紧急挂弹升空,去“驱离”那些不请自来的“客人”。这速度,这效率,无疑给所有旁观者上了一课,也充分验证了我们航母编队全天候的应急响应能力。 咱们的军事专家都说了,双航母编队的战术协同,早已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它的远程攻防半径,足以覆盖整个西太平洋的重要航道,这对任何潜在的挑战者,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震慑。 这些演练的足迹,遍布黄海、东海、南海,甚至穿越巴士海峡、宫古海峡等重要通道,一直延伸到广阔的西太平洋。 这种大范围、高频率的演练,不仅让我们的海军官兵熟悉了复杂海况下的作战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常态化的军事存在,咱们正在打破某些人臆想的所谓“第一岛链”的地理限制。 连一些日本媒体都不得不承认,通过这些演练,咱们解放军已经掌握了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战术规律,这意味着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冲突中,咱们都具备先发制人、体系破击的能力。 从更深远的战略角度来看,咱们双航母编队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的能力。过去,咱们可能更多依赖陆基导弹进行防御,而现在,航母舰载机、055型驱逐舰等远洋打击力量的加入,让我们的防御体系更加立体和纵深。 “辽宁舰”搭载的歼-15舰载机,可以携带威力强大的鹰击-12反舰导弹,再结合咱们火箭军的“东风-26”等陆基反舰弹道导弹,就能织就一张多层次、无死角的反航母火力网,这让任何航母在西太平洋的行动,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 还有咱们双航母编队的演练区域,多次选择在台湾岛以东的海域,再结合“山东舰”常态化坐镇南海的行动,形成了南北呼应的态势。这为咱们在台海、南海等核心利益问题上,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和底线威慑。 虽然我们看到,某些国家在菲律宾部署反舰系统,或者在其他基地部署战略轰炸机,似乎是对咱们的回应。但事实证明,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军事实力,咱们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立场,正变得更加坚定和不可动摇。 随着“福建舰”即将服役,咱们中国海军的三航母体系轮廓越来越清晰。央视那句掷地有声的“永远有后备军”战略口号,就道出了这背后的核心思想。 这种“一艘战备、一艘训练、一艘维护”的常态化部署模式,将让咱们在西太平洋持续保持强大的航母存在,进一步增强中国海军的战略威慑力和实际作战能力! #MCN双量进阶计划#
越透明越恐怖!东风5B公开参数告诉你:真正的威慑从不怕被看透当美国情报机构最初获
【24评论】【21点赞】
朴素而天下
现有战力还不足以与美帝匹敌,仍需加快建设,往更高科技更大体量发展,不要在无聊无用的体育竞技、文艺娱乐上过多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