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访华改口,九三阅兵不必留座,他的新条件,中方答应不了 今年 6 月,国新办披露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安排时,虽未明指特朗普,却让国际舆论猜测美国现任领导人或在受邀之列。但 6 月 30 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毛宁一句 “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让这场猜测戛然而止 —— 特朗普的访华资格,仍悬而未决。 这种悬念背后,是中美博弈的暗流涌动。 特朗普前阵子还在竞选集会上叫嚣 “当选后对华强硬到底”,转头就放话 “不排除访华可能”,这般摇摆本就透着功利。如今叠加能源禁令,更暴露其将历史纪念活动当作筹码的野心。要知道,抗战胜利纪念承载着 3500 万同胞的牺牲记忆,驼峰航线的硝烟、滇缅战场的鲜血,哪容得这般交易? 从能源格局看,美方的要求纯属强人所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2023 年进口原油 5.4 亿吨,其中俄罗斯占比 19%,伊朗则是重要的补充来源。 这种多元化布局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石,绝非政治操弄的棋子。2022 年中俄能源贸易额突破 2400 亿美元,伊朗原油更以性价比优势支撑着国内炼化产业,这些都是市场规律的选择,而非外交妥协的产物。 特朗普的真正意图,是想通过切断中俄、中伊能源联系,达到多重政治目的。 一方面,削弱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经济支撑,同时遏制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进而巩固美国的能源霸权;另一方面,逼迫中国在能源供应上依赖美国及其盟友,形成对华牵制的新筹码。 这种将全球能源格局工具化的做法,早已引发国际社会警惕。俄罗斯外交部直言 “此举是对主权国家贸易自由的粗暴干涉”,伊朗更是表态 “不会屈服于外部施压”。 从经济逻辑看,这两项要求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美国页岩油产量虽居全球前列,但运输成本、供应稳定性远不及中俄、中伊长期形成的合作体系。 中国炼化企业与俄罗斯、伊朗的长期协议,涉及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布局,若强行终止,仅设备改造、供应链重组就将造成数千亿损失。更关键的是,全球能源市场本就供需紧张,突然切断两大来源,必然引发油价剧烈波动,最终反噬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 科技与产业领域的博弈更凸显美方的双重标准。美国一面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对华技术封锁,一面要求中国在能源采购上妥协,这种 “只许州官放火” 的逻辑难以服众。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突破已形成反超,2023 年电动汽车出口占全球 60%,光伏组件供应占 80%,这种产业底气让中方在能源自主上更有话语权。荷兰 ASML 公开反对扩大对华光刻机限制,正是因为中国占据全球 40% 的芯片消费市场 — 美方想靠能源卡脖子,早已找错了对象。 回到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核心,这场盛会的意义在于铭记历史、捍卫正义。当年中美在反法西斯战场上并肩作战,靠的是对正义的共同坚守; 如今特朗普政府却想借纪念活动逼中国在能源问题上让步,无疑是对历史精神的背叛。九三阅兵的席位,从来不是靠施压得来的,而是留给那些尊重历史、秉持正义的人。 中方的态度早已明确:能源采购是主权国家的自主选择,任何将其与历史纪念活动捆绑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特朗普若继续上演这种 “能源绑架” 的戏码,只会让自己离那场庄重的纪念活动越来越远。毕竟,历史的舞台从不为霸权算计留位置,只向坚守正义者敞开大门。
特朗普对访华改口,九三阅兵不必留座,他的新条件,中方答应不了 今年6月,国
古今知夏
2025-08-07 19:14:03
0
阅读: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