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大宅门》刚拍三集,投资方中途撤换导演郭宝昌,陈宝国不干了,他仗义执

万物聊综合 2025-08-07 17:17:39

1995年,《大宅门》刚拍三集,投资方中途撤换导演郭宝昌,陈宝国不干了,他仗义执言并把自己的9万片酬砸在桌上:没有郭宝昌我就不演了。 当年,《大宅门》这部剧刚开始拍还不到三集,投资方以导演郭宝昌“名气不足”为由,临时决定将他混掉。 这一换不要紧,这男主角陈宝国可不乐意了。 他将九万元片酬拍在桌上表态,没有郭宝昌,这部戏他坚决不演! 要说起来郭宝昌,这个名字那可就有意思了! 因为,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大宅门”。 1940年,他生于北京,原名李保常。 幼年坎坷,两岁丧父,母亲没钱养他,他就被80块大洋卖到河北。 后来好不容易被三姨赎回,以为自己能过安稳日子了,没两天又以200块大洋卖入北京同仁堂乐家,成为姨太太郭榕的养子。 在同仁堂乐氏家族中,他虽有着“少爷”的名,但是实际上啥人都看不起他。 他的养父乐镜宇,是一位豪爽仗义的传奇人物。 而他成了日后《大宅门》灵魂人物“白景琦”的原型。 养母郭榕,个人经历也为剧中人物“香秀”提供了重要素材。 郭宝昌天赋极高,5岁学京剧,8岁能写文。 16岁起,他便萌生了以家族历史为蓝本创作小说的念头,开始了《大宅门》的构思。 然而,这条路可不是容易得。 他第一次写出的手稿,被养母发现之后一把火烧了。 第二次是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期间重新创作,结果又因特殊时代毁于一旦。 第三次是好不容易写完了,又被前妻烧了。 三次创作,三次被毁。 这对任何创作者而言都是毁灭性打击,但郭宝昌心不甘。 1994年,54岁的他年半百,选择租下一处陋室,啃着馒头咸菜,用了整整八个月,终于第四次完成了《大宅门》的剧本。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剧本,郭宝昌开始寻找他心中的“白景琦”。 彼时,国家一级演员陈宝国已在演艺界崭露头角,凭借《神鞭》《武则天》等作品积累下良好口碑。 郭宝昌将剧本交给陈宝国。 陈宝国一晚上没睡觉看完了,他觉得这个角色太好了,立刻打电话给郭宝昌要求详谈。 两人经过数月交流后,最终,他选择了陈宝国,认定他就是自己心中那个集叛逆、豪气、担当于一身的“活”白景琦。 1995年,《大宅门》剧组开机。 然而,仅拍摄了三集,投资方对郭宝昌的导演能力产生质疑,认为他撑不起来这部大制作,担心到时候市场会没有回报。 他们决定中途撤换导演,另请一位声名更盛的大牌导演接手。 剩下的,只要陈宝国这位主演还在就行。 当郭宝昌知道后,他拿着剧本离开了。 消息传到剧组,陈宝国无法接受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 他直接闯入投资人的办公室,掏出刚拿到的九万元片酬拍在桌上表态。 “郭宝昌不在,他绝对不演。” 投资方试图挽留,但陈宝国不愿意。 投资方这个时候慌了神,甚至拿着剧本去找张艺谋。 张艺谋听完缘由,当场拒绝,更指出以郭宝昌在圈内的地位和人缘,没人会接这个盘。 投资方陷入窘境,只得灰溜溜地请回了郭宝昌。 然而,好景不长。 拍摄重启不到两个月,投资方撤资了。 剧组被迫解散,留下的是高达300万元的债务。 郭宝昌站在片场,心在滴血。 另一边,陈宝国回家后,推掉了随后几年找上门来的所有片约,一门心思等着《大宅门》涅槃重生。 为了维持生计,他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郭宝昌也没有被击垮。 为了给《大宅门》续命,他开启了“化缘”之路。 他奔波于80多家投资方,放下身段,反复游说。 这期间,他不仅要应对债务催逼、法院传票,甚至连黑道逼债都遭遇过。 转机在2000年出现。 中央电视台决定接手投资《大宅门》。 但是,央视的介入意味着他个人的话语权相应削弱。 原本他想让妻子柳格格饰演的女主角“白文氏”,最终花落斯琴高娃。 而在男一号人选上,央视更倾向姜文或张丰毅。 但是郭宝昌死死咬定,白景琦只能是陈宝国! 最终,他成功保住了陈宝国的位置。 2001年,《大宅门》剧组重新集结,这一次,光芒耀眼。 不仅有斯琴高娃、蒋雯丽、刘佩琦等实力派主演,更吸引了包括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姜文等一众顶级导演和演员前来客串捧场。 这下子阵容堪称空前绝后,足以说明郭宝昌在业界受到的敬重。 为了演好贯穿一生的“白景琦”,陈宝国疯狂增重20斤。 饰演“白文氏”的斯琴高娃则减重16斤。 2001年4月,《大宅门》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瞬间点燃全国。 豆瓣9.4分的至高评价,至今仍是国产家族历史剧难以企及的标杆。 《大宅门》的成功,终于圆了郭宝昌一生的夙愿。 郭宝昌的一生都在创作,晚年仍笔耕不辍。 2023年10月11日,83岁的他与世长辞。 离世前,他终于修订完成了《大宅门》小说的最终定稿,为这部与自己生命缠绕一生的故事画上了句点。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刘佩琦、陈宝国等深情追忆“宝爷”:只此一个郭宝昌)

0 阅读:22
万物聊综合

万物聊综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