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内3600元育儿补贴,日媒调查了日本和韩国的相关金额后,抛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看法。他们直截了当地说:问题不是补贴给得太少,而是中国家长对教育的热情过于高涨,把养育孩子的成本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 现在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考上顶尖大学,不惜花大价钱请私人教师。这些老师收费可不低,一小时动辄上千块,远比普通的补习班贵得多。 很多家长觉得,这种一对一的教学能更精准地帮孩子提分,是一条通向名校的捷径。于是,几年下来,一个家庭可能得掏出好几十万,这笔开支对普通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大山。 这种趋势的背后,是家长们对孩子未来的深深焦虑,总觉得只有砸下重金,才能在竞争中帮孩子抢到一个好位置。 但这种为了未来的拼搏,其实从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就拉开了序幕。在不少中小城市,私立幼儿园的学费已经高得吓人,一个学期动辄两万多块,三年下来,十来万的支出是跑不掉的。 尤其是双职工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根本没法接送孩子,课后托管班就成了刚需,这又是一笔额外的开销。 虽然公办幼儿园的费用低得多,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免费,但很多家长还是咬牙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觉得那里的环境和教学能让孩子更早站上起跑线。这种心态,直接把养育成本推得更高。 当家长们为这些开销愁眉不展时,日媒给出的数据却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算了一笔账,把中日韩的儿童补贴和各国的人均GDP一比,发现中国的补贴比例是3.8%,跟日本一样,比韩国的2.4%还高。 换句话说,中国的补贴在国际上不算少,甚至还挺可观。可为什么家长们还是觉得不够用?答案很清楚:当教育开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时,再多的补贴也像是杯水车薪。 除了教育,孩子的日常开销也是一大块。家长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从奶粉到衣服,样样都挑贵的。市场上那些标着“儿童专用”的东西,价格往往比大人的还高。 一件小孩的T恤,可能比成人的外套还贵;一罐婴幼儿辅食,价格能顶好几斤水果。这些开销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无形中把养孩子的成本又往上抬了一截。 从天价家教到高昂的幼儿园,再到日常的各种花销,养孩子的成本就像一座冰山,表面看着不小,底下却藏着更大的压力。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家长对未来的担忧,觉得只有把资源都砸在孩子身上,才能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掉队。 但这种全民的焦虑,也让整个社会的育儿标准越来越高,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 回过头想想,教育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可如果孩子在这样的高压下,失去了自己的兴趣和快乐,那这些投入到底值不值得?
“我讨厌中国,中国人让我反感!”这是日本民众的真实声音,调查显示,喜欢韩国的日本
【4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