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一共有2万多人被俘,而单是一个180师就被俘虏了3900多人

尔说娱乐 2025-08-07 12:14:00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一共有2万多人被俘,而单是一个180师就被俘虏了3900多人,损失如此惨重,师长必定是第一责任人,可师长不仅没有受罚,甚至还在授衔后被升职了,这是为何?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1年5月,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后期,志愿军180师陷入重围。 在主力后撤休整之际,该师奉命断后掩护,却遭遇“联合国军”四个军十三个师兵力的凶猛反扑。 敌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动兵力,迅速穿插分割,切断了180师与其他部队的联系。 补给断绝,防线破碎,180师处境岌岌可危。 5月25日,师指挥所气氛凝重。 军务科长张杰被师长郑其贵紧急召见。 郑师长面色严峻,指着地图下达命令: 师主力继续掩护伤员后撤,张杰必须立刻带领师机关二梯队及所有非战斗人员,共400余人,向马坪里方向突围! 更严峻的是,师长坦言无法提供任何掩护部队。 “遇敌则战,强行突围!” 这意味着这支由参谋、干事、后勤人员组成的队伍,将在敌占区孤军奋战。 张杰深知责任重大。他迅速集结队伍,眼前是400多张疲惫、饥饿且充满不安的脸。 他果断将人员整编为四个临时连队,配发手枪和手榴弹,严令保持纪律。 突围路线必经一段约两公里长的开阔公路,此地平坦无遮,且情报显示附近有敌军坦克活动。 张杰登高观察,远处敌机盘旋,坦克轰鸣隐约可闻。 他当即下令:白天绝不能通过!必须等到天黑! 命令引发疑虑。 师长要求“立即突围”,为何要等? 时间紧迫,停留岂非更危险? 张杰未作解释,坚持部队隐蔽待命。 不久,一支百余人的军医院队伍抵达,同样准备通过公路。 带队领导认为形势危急,不顾张杰劝阻,执意白天行动。 结果队伍刚踏上公路,便遭埋伏的敌军坦克猛烈袭击,瞬间溃散,伤亡惨重。 惨烈景象让张杰的队伍噤若寒蝉,暗自庆幸科长的决定。 夜幕终于降临,张杰果断下令出发。 恰逢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行军异常艰难。 但张杰精神一振:大雨是天然的掩护! 他催促队伍冒雨加速前进。 黑暗中,队伍艰难跋涉。 突然,路旁传来微弱的呼救声。 军医院护士张道华,在白天试图通过公路时被炮弹炸伤,眼睛重伤,无法行动,绝望待毙。 张杰闻声,毫不犹豫下令: “带上她!一个都不能落下!” 战士立刻搀扶起伤员。 队伍最终有惊无险穿过死亡公路,进入山林。 一夜急行军,拂晓前抵达马坪里。 然而,迎接他们的并非安全港湾。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汽油味和焦糊味,遍地是烧毁的房屋树木、散落的背包和倒毙的骡马。 战斗痕迹清晰表明,此地已遭敌袭。 更糟的是,他们与上级失去联系,没有电台,敌情不明。 张杰召集骨干紧急商议,众人一致判断:停留即等死!必须继续向北突围! 队伍稍歇即动。 此时天降浓雾,能见度极低。 浓雾虽增加行军风险,却也提供了绝佳掩护。 张杰命令小心前行,队伍最终抵达马坪里北山山腰,并与部分失散友军会合。 但张杰不敢松懈,判断浓雾将散。 他果断下令:务必在天亮前通过前方山口! 队伍拼尽全力,刚通过山口不久,浓雾渐散。 回头望去,山口方向枪炮声大作——敌军已封锁退路! 张杰的决断,让队伍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最终,他们成功突破封锁,进入志愿军控制区。 180师的遭遇是悲壮的,大部分官兵英勇牺牲或被俘。 张杰带领400余名非战斗人员成功突围,堪称奇迹。 这奇迹源于他在绝境中的关键决策:顶住压力等待天黑、利用大雨掩护行军、不放弃任何战友、洞察危险继续转移、抓住浓雾时机通过险关。 他的冷静、果敢与智慧,在180师的悲壮史诗中,留下了令人敬佩的一页。 而下令让张杰带队的郑其贵师长,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被授予上校军衔。 尽管180师大部分被俘,但是是因为他的命令,才让这支部队保留了有生力量。 主要信源:(光明数字报——志愿军180师并没“全军覆灭”)

0 阅读:0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