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孙中山给发妻写信:“我爱上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子,可她不能做妾,我只能

文史充点站 2025-08-07 11:22:21

1915年,孙中山给发妻写信:“我爱上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子,可她不能做妾,我只能同你离婚了!”发妻看后没哭也没闹,只回复了一个字“可”,孙中山看后,泪目了。 1884年5月7日,翠亨村孙家张灯结彩,18岁的孙中山迎娶了同村17岁的卢慕贞,这场婚礼完全按照当地传统习俗进行,卢慕贞的父亲卢章炳是村里的富户,家中有田地30多亩,算是门当户对的婚配。 婚后三个月,孙中山就返回香港西医书院继续学业,卢慕贞留在家中照顾公婆,操持家务,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先给公婆端洗脸水,然后下厨做饭,晚上还要在油灯下为全家人缝补衣裳。 1888年,孙中山从香港医学院毕业回家,此时他已经接受了西方教育,说话做事都与传统乡村格格不入,卢慕贞虽然不理解丈夫的一些想法,但依然尽心服侍,从不抱怨。 同年11月,长子孙科在翠亨村出生,孙中山给儿子取学名孙哲生,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有学问的人,卢慕贞精心照料孩子,白天抱着喂奶,晚上起来换尿布,从不让孙中山操心。 1892年,孙中山在澳门开设中西药局,生意还算不错,但他很快就对行医失去兴趣,开始关注政治,1894年,他给李鸿章写信建议变法图强,遭到冷遇后决定走革命道路。 1895年10月,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被清政府通缉,卢慕贞接到消息后,立即收拾细软,带着公婆和两个孩子(女儿孙金娣1894年出生)逃到香山县城避难。 为了躲避官府追捕,卢慕贞又带着全家人前往檀香山投奔孙中山的哥哥孙眉,这次逃亡历时三个月,一个23岁的小脚女人带着老人孩子漂洋过海,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在檀香山期间,卢慕贞学会了一些英语单词,也逐渐适应了当地生活,但她始终穿着中式服装,梳着传统发髻,保持着中国妇女的习惯,孙中山则忙于革命活动,很少回家。 1903年,卢慕贞带着孩子们回到中国,定居上海,孙中山继续在海外奔波,夫妻两人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卢慕贞独自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将孙科送进圣约翰大学读书。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卢慕贞作为“总统夫人”被接到南京,住进了总统府,但她不习惯那里的生活,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在南京的三个月里,卢慕贞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她不会说普通话,也不懂得如何与那些洋派太太们交往,每天除了照顾孙中山的起居,就是在房间里做针线活。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卢慕贞主动提出回老家居住,理由是“我在这里帮不上忙,还不如回去种田”,孙中山同意了她的要求,给了她一笔安家费。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在日本与宋庆龄结婚,消息传到国内后,引起了舆论哗然,卢慕贞得知此事后,只说了一句:“既然他有了更好的选择,我不会阻拦。” 同盟会内部对此事争议很大,认为孙中山抛弃糟妻糠的行为有损声誉,卢慕贞主动站出来发表声明,表示自己同意离婚,这才平息了风波,她在声明中说:“我只是一个乡下女人,不能帮助孙先生完成救国大业。” 离婚后卢慕贞搬到澳门居住,孙中山每月给她200银元的生活费,她在澳门买了一栋小楼,过着简朴的生活,偶尔孙科来看望时,她总是嘱咐儿子要好好辅佐父亲。 1916年,孙中山的母亲杨氏去世,作为前儿媳,卢慕贞亲自赶回翠亨村操办丧事,从选购棺木到安排祭奠,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这让孙中山很感动,专门写信表示感谢。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卢慕贞闻讯后痛哭不已,虽然两人已经离婚十年,但她仍然认为孙中山是自己的丈夫。 抗日战争期间,卢慕贞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日军占领澳门后,曾想利用她的特殊身份做宣传,被她严词拒绝,她说:“我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绝不会做汉奸。” 1952年9月7日,卢慕贞在澳门去世,享年85岁,孙科亲自为母亲料理后事,按照她的遗愿,将她安葬在澳门路环岛的竹湾山墓园,墓碑上只刻着“孙母卢太夫人之墓”几个字。 卢慕贞的一生,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作为传统女性,她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了丈夫的革命事业,虽然最终没能与孙中山白头偕老,但她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信源: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 珠海市人民政府网

0 阅读:87

评论列表

漫步人生路

漫步人生路

2
2025-08-07 13:15

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猜你喜欢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