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未具体指挥过一场战役,为何能排到36位军事家第二位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和

竹韵清风起 2025-08-07 11:10:29

周总理未具体指挥过一场战役,为何能排到36位军事家第二位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中央军委经过两次评选、增补,最终确定了“新中国当代36位军事家”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周恩来总理紧随毛主席,位列第二, 有人说,周总理从未具体指挥过哪一场战役,为何能位居36位军事家第二位呢? 这事儿还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说起——当时军委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终敲定了这份分量十足的名单,把周恩来排在毛主席后面位居次席。 这结果一公布,引发了不少人讨论:毕竟周总理给大家的印象更多是西装笔挺的外交家,而不是硝烟中的将领。 其实仔细看看历史就明白,军事家的称号从来不只是看谁在前线带兵打仗。周恩来对人民军队的贡献啊,那都是扎扎实实打地基的活儿。 早在一九二五年,才二十六岁的他就在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了。那时候他就干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创建了中国第一套军队政治工作体系。 您想想看,后来的十大元帅里头,林彪、徐向前他们可都是当年黄埔的学生兵。这事儿连蒋介石都纳闷:“怎么周恩来教出来的学生都跑到共产党这边来了?” 等到一九二七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正是周恩来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作为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他签发的作战命令现在还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这把火种可不得了,直接催生了咱们的人民军队。 在中央苏区反“围剿”那会儿,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周恩来和朱德搭档指挥过第四次反“围剿”。 当时七万红军愣是打垮了五十万敌军,彭德怀将军后来回忆说,这场仗打得跟“神仙施法”似的。周恩来提出的“诱敌深入”战术,后来成了红军作战教科书式的打法。 到了解放战争就更显能耐了。 毛主席在陕北窑洞里定战略大方向,具体落实全压在周恩来肩上。他那时兼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每天处理的军情电报都得论斤称。 特别是三大战役期间,前线将领收到指挥部电报,往往连部队具体要挖几米战壕、火炮架在什么坐标都写得明明白白。 粟裕将军就说过:“淮海战役前夜收到的作战指令,周副主席连迫击炮阵地都给我们标得清清楚楚。” 在隐蔽战线上,周总理的本事更是让敌人头疼。他创建的特工系统在上海点心铺传递情报、在南京高层会晤时获取机密的故事,简直比谍战片还精彩。 一九四七年胡宗南大军压向延安,毛主席撤离时还开玩笑:“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总在我们办公桌上躺着呢!”这都得归功于周恩来的情报网络。 要说最见真功夫的,还得数他搞后勤的硬本事。 四八年东北野战军在冰天雪地里冻伤严重,周恩来七天就调来了三十万套棉衣;抗美援朝期间国家勒紧裤腰带,他斩钉截铁地说:“就是拿裤子去换也得搞出原子弹!” 这些现在听着像传奇的故事,在当时可实实在在维系着整支军队的命脉。 更重要是那份胸怀。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周恩来始终自觉维护毛主席的领袖地位。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有句话说得很中肯:“中国要是没有周恩来,怕是早就碎成一片片了。”这份在历史关头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比打赢几场战役更重要。 所以啊,当我们看到军博里陈列的将帅礼服时得记着:那位没有军衔的总理,其实是给所有戎装注入灵魂的人。 他在西柏坡油灯下批阅过的作战地图,铺开来就是整个新中国的版图。 参考资料:周恩来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重大贡献研究——人民网理论频道

0 阅读:1413

评论列表

大爱自然

大爱自然

36
2025-08-07 17:05

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人民永远爱戴您,怀念您!!!

独孤九剑

独孤九剑

5
2025-08-07 20:00

铁军,叶挺独立团就是周总理支持下创建的,而这也是南昌起义主力部队之一

用户99xxx56

用户99xxx56

3
2025-08-07 20:01

伟大的大大写的周总理标柄千秋!永衡万代!

猜你喜欢

竹韵清风起

竹韵清风起

竹韵清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