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人再提叙利亚了?很简单,因为各方都吃饱了。 2025年的叙利亚,表面上看

买苹果的咔咔 2025-08-07 09:25:45

为什么没人再提叙利亚了?很简单,因为各方都吃饱了。 2025年的叙利亚,表面上看是“过渡政府”当家,实则成了列强分食后的棋盘:美国拿走了奥马尔油田的开发权,俄罗斯保住了塔尔图斯军港,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直接插进叙利亚电网,连沙特都通过替叙利亚还债换来了重建项目的话语权。当联合国报告显示叙利亚90%人口陷入贫困时,这些“吃饱喝足”的玩家们,早已把注意力转向了更热闹的乌克兰或台海。 叙利亚的悲剧在于,它的价值被榨取得太彻底。巴沙尔政权倒台后,新政府不过是大国利益的提线木偶——美国解除制裁的条件是驱逐伊朗势力,欧盟援助的代价是矿产开发权,俄罗斯继续提供武器的前提是免除前政府债务。 就连以色列这样的老对头,都能用几卡车粮食换走戈兰高地边缘的“非军事区”。这种赤裸裸的交易,让叙利亚成了中东版的“黑市”:主权被拆解成零配件,明码标价。 国际社会的沉默更显讽刺。2025年7月苏韦达省爆发千人死亡的教派冲突时,安理会只开了场两小时的视频会;而当叙利亚临时政府用油田开采权抵债的消息传出,华尔街日报却用头版分析投资机会。 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显示,75万难民返乡后住在废墟里,可欧美媒体更关心土耳其如何用叙利亚当跳板进军中亚市场。这种选择性失明,恰似宴席散场后服务员对满地狼藉的视而不见——毕竟付钱的客人已经满意了。 最可悲的是叙利亚老百姓的“被饱足”幻觉。临时政府吹嘘“日均供电10小时”,却不说这靠的是土耳其输送的天然气;街头换美元的黑市汇率看似稳定,实则是美国财政部操控的假象。 当中国在安理会一票否决解除制裁时,西方指责“阻碍人道主义”,却绝口不提新政府里那些曾在中国搞恐袭的极端分子。这种各方心照不宣的虚伪,比战火更能摧毁一个国家的希望。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买苹果的咔咔

买苹果的咔咔

买苹果的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