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头路了,美国手里的绳子,已经勒住中国经济的咽喉;而中国手里的刀,也正对着美国的高科技命脉,你想脱钩,我就给你断链;你想围堵,我就绕道突破。 最近几年,中美关系的剧本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美国一边喊着“竞争”,一边把制裁大棒挥得呼呼响,中国不慌不忙,见招拆招,甚至还能反手一刀,现在的问题是:这场博弈,到底谁会先喘不过气?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围堵,从贸易战开始就没停过,2023年10月,美国升级对华芯片管制,连英伟达的特供版AI芯片都禁售,摆明了想掐住中国科技的脖子。 2024年5月,美国政府又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理由是“国家安全”,这理由用得太顺手,连自家盟友欧盟都忍不住翻白眼。 但中国没在怕的,美国的绳子确实勒得紧,可中国经济的韧性比想象中强,2024年上半年,中国外贸数据不降反升,对东南亚、拉美、中东的出口暴涨。 相当于在美国的围墙上凿了几个洞,更绝的是,中国在关键技术上加速自主,华为2023年推出的Mate 60 Pro,用自研麒麟芯片打了美国制裁一记响亮的耳光。 美国怕什么?高科技霸权被动摇,中国手里这把刀,正正插在这个命门上,2024年3月,中国限制镓、锗出口,这两种金属是芯片和军工的关键材料,全球供应几乎被中国垄断,美国国防部当时就跳脚,因为F-35战机的雷达系统离不了这玩意儿。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新能源领域,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80%以上,动力电池产能碾压所有竞争对手,美国想搞绿色转型?对不起,供应链的大头在中国手里。 美国政府一边喊着“去风险化”,一边偷偷放宽部分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关税,因为实在绕不开, 脱钩?不如说是“重新挂钩” 美国嘴上喊着脱钩,身体却很诚实,2024年第一季度,中美贸易额居然反弹了,因为美国企业发现,不用中国货,成本根本扛不住,苹果CEO库克一边配合政府喊“供应链多元化”,一边把iPhone 16的订单又塞给了中国代工厂。 中国也没闲着,既然美国市场不稳定,那就开拓新地盘,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直逼美国。 中欧班列开得热火朝天,俄罗斯、中亚、中东的能源和粮食通过这条动脉源源不断输入中国,而中国的电子产品、汽车、机械则反向输出,美国想围堵?中国直接画了新地图。 这场博弈没有赢家通吃,只有看谁熬得住,美国的问题在于,制裁是把双刃剑,伤了中国,也疼了自己,高通、英特尔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财报越来越难看。 而中国的反击,比如稀土管制,直接打在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七寸上,中国的挑战则是如何在高科技领域彻底突破,光刻机、高端芯片、工业软件仍是短板。 但投入的研发资金和人才正在爆发式增长,华为的突破证明了一点:卡脖子卡得越狠,自主化跑得越快。 中美这场较量,早就过了试探期,进入硬碰硬的阶段,美国想用绳子勒住中国,中国就用刀尖抵住美国的要害,双方都在找对方的软肋,但也都清楚,彻底撕破脸,谁都得掉层皮。 未来的剧本,大概率是边打边谈,边谈边打,直到某一方先找到新的平衡点,至于谁先撑不住?时间会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已经不是20年前那个只能忍气吞声的玩家了。
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头路了,美国手里的绳子,已经勒住中国经济的咽喉;而中国手里的
有意义的出发
2025-08-07 01:06: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