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前,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对特朗普进行了“核威胁”。气急败坏的特朗普反骂梅德

竹风吟月 2025-08-07 00:33:06

4天前,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对特朗普进行了“核威胁”。气急败坏的特朗普反骂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愚蠢无知,并派出2艘核潜艇向俄罗斯靠近进行核威慑。 梅德韦杰夫一向以嘴大出名,在拜登时代,梅德韦杰夫不止一次威胁要对乌克兰和北约国家进行核打击。当时的拜登和北约国家只当梅德韦杰夫是伏特加过量了,没有人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可梅德韦杰夫这次口嗨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他的对手特朗普也是个嘴上功夫不输任何人的行动派。美俄的核武骂战刚起,美国海军就有了实际动作:两艘 “俄亥俄” 级战略核潜艇悄无声息地驶向北大西洋,朝着俄罗斯边境海域靠近。 这两艘核潜艇可不是摆设。“俄亥俄” 级是目前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每艘能搭载 24 枚 “三叉戟” 潜射弹道导弹。 按照公开数据,每枚导弹可携带 14 到 16 个分导式核弹头。这样算下来,两艘潜艇携带的核弹头数量超过 350 个。军事专家都清楚,这种级别的核力量如果真的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核基地发动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偏偏这个时候,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核基地刚经历过一场大地震。有消息称,当地的核潜艇停靠设施和部分发射井受损严重。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核反击能力确实会受到影响,短时间内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回应。 特朗普这手 “亮肌肉” 的操作效果立竿见影。梅德韦杰夫在接下来的四天里异常安静,这让外界怀疑他这次打算认怂了,想通过沉默避免进一步刺激特朗普。毕竟面对实实在在的核威慑,光靠嘴硬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可就在大家以为风波即将平息的时候,俄罗斯竟然又有了新动作。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北方舰队的三艘战略核潜艇紧急出港,前往巴伦支海展开实战演练。 紧接着,俄空天军的图 - 160 战略轰炸机也开始在北极圈附近进行巡逻飞行。这些动作明显是在向美国展示,俄罗斯的核力量依然具备威慑能力。 随着军事部署的调整,梅德韦杰夫也打破了沉默。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指责美国的核潜艇靠近是 “战争边缘行为”,并强调俄罗斯不会在核威慑面前退缩。这番言论显然是在重新刺激特朗普,双方的嘴仗大有升级之势。 美国五角大楼随后公布了核潜艇的动态。这两艘潜艇并没有进入俄罗斯领海,而是在挪威海域进行了威慑性巡逻。美军发言人表示,这是对俄罗斯核威胁言论的 “必要回应”,目的是让俄方清楚美国的核威慑能力 “随时待命”。 俄罗斯外交部很快做出回应。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已经注意到美国潜艇的动向,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都进入了 “高度戒备状态”。她强调,任何针对俄罗斯的核威胁都将遭到 “毁灭性反击”,这不是空话。 欧洲国家这次显得格外紧张。北约立马召开紧急会议,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外交官纷纷与美俄两国沟通,试图充当调解人。毕竟欧洲大陆距离俄罗斯最近,真要是爆发核冲突,欧洲肯定是最先遭殃的。 军事专家分析,特朗普这次的强硬反应有多重考虑。一方面是要立威,向外界展示美国在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俄罗斯的底线,看看对方在核威慑下的实际反应。从目前情况看,这种 “极限施压” 确实让俄罗斯不得不认真应对。 俄罗斯的应对也很有章法。没有直接与美国核潜艇对峙,而是通过展示自己的核力量部署来回应。既避免了直接冲突,又表明了不会屈服的态度。这种 “以核制核” 的博弈模式,让整个局势保持在紧张但可控的范围内。 不过,现在双方的嘴仗还在继续。梅德韦杰夫在最新发言中提到,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足以 “把美国西海岸从地图上抹去”。特朗普则在演讲上回应,称俄罗斯不敢真的动用核武器,否则 “会立刻从地球上消失”。 这种相互威胁的局面让国际社会忧心忡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呼吁美俄两国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他强调,核战争没有赢家,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把核武器当成谈判筹码。 目前来看,双方虽然都在展示肌肉,但谁也没有真正越过红线。美国核潜艇停留在公海海域,俄罗斯的战略武器也只是进行常规演练。这种 “斗而不破” 的状态,或许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底线。 只是这种核威慑的游戏充满了风险。任何一点误判都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毕竟在核武器面前,没有绝对的赢家,只有共同的毁灭。希望美俄两国都能保持冷静,别让嘴仗真的变成实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0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