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郭新科在墓中将一颗800克的皇后金印吞入腹中,回家后,他喝下一大壶香油、吃下两盘韭菜,使劲拉出金印,不料,没过多久他被同伴扔进了古墓中! 那是一个寒冷的秋夜,气温只有8℃,阴雨连绵,田野里泥泞不堪。郭新科,一个身高1.65米、右手缺了无名指的陕西岐山汉子,带着同伙张某,摸黑来到这座早已被村民遗忘的古墓前。 据《唐窦皇后陵考古简报》记载,这座陵墓采用“积沙积石”防盗结构,积沙层厚达6.2米,中间还夹着8层卵石,堪称古代防盗的“天花板”。 可郭新科却是个“老手”,他用木板固沙法,一点点破解流沙陷阱,硬生生挖开了墓道东侧的盗洞。 当他们终于进入主墓室,眼前的一幕让两人眼睛都直了:棺椁西侧的鎏金漆器台上,一方纯金打造的印玺在手电光下熠熠生辉。 这就是传说中的“窦氏皇后之玺”,重达824克,边长4.7厘米,螭虎钮雕刻精美,象征着西汉皇后的无上尊荣。 郭新科心跳加速,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玩意儿能卖几百万,够还清他的3.8万赌债,还能翻身做人!他一把抓起金印,塞进怀里,招呼张某赶紧撤。 可就在他们准备逃离时,远处传来犬吠和手电光,村民似乎察觉了异样。郭新科慌了神,情急之下,他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将金印吞进肚子! 据法院笔录记载,郭新科曾因食道被异物划伤而扩张过,勉强能吞下这块金印。他咬紧牙关,硬生生咽下那冰冷沉重的金属,喉咙火辣辣地疼,胃里像压了块石头。可他顾不上这些,只想着赶紧逃命。 逃回藏匿点后,郭新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金印卡在体内,腹痛难忍,他甚至开始呕血。 同伙张某急得满头大汗,提议去医院,可郭新科死活不同意——去了医院,金印暴露,罪行也藏不住。无奈之下,两人想起关中地区流传的一个民间偏方:用香油润肠,韭菜纤维裹金,逼出异物。 当晚,郭新科的妻子王小芹买来一大瓶香油和几捆韭菜。他咕咚咕咚灌下半瓶香油,油腻的味道让他直犯恶心,又硬塞了一大把韭菜,嚼得满嘴青涩。 据其妻笔录,这一“土法子”折腾了整整37小时,期间郭新科三次肠痉挛,疼得满地打滚,脸色苍白如纸,几乎以为自己要死在这偏僻的村屋里。 最终,金印被排出时,他已经虚脱得站不起来。可还没等他喘口气,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 就在金印排出的当晚,张某却起了歹心。他见郭新科虚弱不堪,动了独吞宝物的念头。趁着夜色,他将郭新科绑了起来,拖回盗墓现场,扔进了原盗洞西北角的殉葬坑——一个距地面9米深的黑窟窿。 据警方后来挖掘记录,郭新科被困三天三夜,周围只有渗出的墓水和陪葬的陶鸡。他啃食陶鸡上的残渣,舔舐墙壁上的水滴,硬撑着没死。 而张某拿着金印准备销赃,却因经验不足露了马脚。咸阳市文物刑警队队长王建民带队追查,凭借村民提供的线索和空气中残留的香油味,锁定了张某的藏匿点。 张某被捕后很快招供,警方赶到古墓,将奄奄一息的郭新科从殉葬坑中救出。那一刻,郭新科满脸泥土,眼神空洞,像个从地狱爬回来的鬼。 1994年,咸阳市渭城区法院作出判决,郭新科因盗掘古墓罪、非法持有文物罪被判死缓,张某获刑15年。 那方历经生死劫的“窦氏皇后之玺”最终被追回,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厅,成为无数游客驻足观赏的国宝。 而郭新科和张某的荒唐一幕,却成了当地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戏称他们是“穿山甲变地老鼠”,自食恶果。 回想那三天三夜,郭新科从贪婪到绝望,从吞金到被弃,像是被命运狠狠戏弄了一把。这场盗墓生死劫,不仅是个人贪欲的悲剧,更是文物保护的警钟。
1993年,郭新科在墓中将一颗800克的皇后金印吞入腹中,回家后,他喝下一大壶香
瑶步踏花归
2025-08-06 19:25:12
0
阅读: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