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在杭州汪庄西子国宾馆前留影。毛主席一生53次到访杭州,累计居住

运赛过去 2025-08-06 13:18:33

1964年,毛主席在杭州汪庄西子国宾馆前留影。毛主席一生53次到访杭州,累计居住超过800天,称杭州为“第二故乡”。他尤爱汪庄的清幽,曾感叹:“北有中南海,南有汪庄院。” 毛主席出生在1893年湖南韶山一个普通农民家,父亲毛贻昌靠种地攒了点家底,母亲文七妹信佛教,管家带孩子。毛主席小时候在家塾念书,学四书五经,帮家里干农活,但总觉得农村生活太苦,早早就想出去闯荡。十来岁他去湘乡东山小学堂上学,那时候交通不便,得走山路,学业上他抓得很紧,笔记记得密密麻麻。1910年转到长沙湘乡县立中学,接触到更多新书,西方思想慢慢影响他。1911年辛亥革命闹起来,他剪辫子参军,当兵几个月,扛枪站岗,但很快就退伍回学校念书。 青少年时候,毛主席对国家大事越来越上心。1918年他去北京,在北大图书馆打工,整理书架,顺便借书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那些新理念。那时候北京冬天冷,他省吃俭用,笔记本上记满心得。1919年回湖南,办新民学会,拉年轻人聚会讨论救国路子。1921年,他作为代表去上海开中共一大,在租界小屋子里和同志们定下建党大计,从那以后,他就成了党的核心人物之一。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他领着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建根据地,组织部队训练,制定游击战术。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苏维埃共和国,他管政务,处理土地改革那些事。1934年长征开始,他带红军过雪山草地,途中停歇时和战士们分粮吃苦。1935年到陕北延安,住窑洞,领导抗日工作,推动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打完,1945年内战又起,他指挥解放军打渡江战役,部队推进一步步拿下城市。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当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他做共和国主席,推动土地改革,让农民分田地,还搞工业化,建工厂发展经济。1950年代领导抗美援朝,审阅报告下指示。1956年中共八大开会,他主持,确认党的领导方向。1960年代推动社会主义教育,深入乡村查情况。1970年代管外交,1972年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国际事宜。毛主席一生写了不少军事书和诗,影响很多人。他1976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82岁。 毛主席对杭州情有独钟,一辈子来53次,住的时间加起来超800天,把杭州当第二故乡。特别喜欢汪庄那地方,环境安静,西湖边上树多水清,他说北边中南海,南边汪庄院,比着北京的办公地。从1959到1975年,他24次住汪庄,在那看书、批文件、见客人、开会。汪庄一号楼是他常住的,里面东西简单,木床一半放书,一半睡觉,沙发旧旧的,台灯老款。他不让换新家具,说住太舒服脑子就松懈了。 1965年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来访,毛主席用龙井茶招待,但用搪瓷缸泡,强调粗茶淡饭的作风。胡志明拿越南咖啡换,两人交换了东西。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周总理带美方先遣组看汪庄,美方人说这里比戴维营神秘,毛主席书桌就是中国政治的晴雨表。他们仔细看房间,记下布置。毛主席在汪庄处理不少大事,阅读资料多,批文件准时,会见来宾频繁,还主持会议讨论政策。这样的地方让他工作效率高,环境帮他保持专注。 毛主席身体慢慢不行了,1975年最后一次离杭州,对浙江省委干部说,以后这里会成旅游点,指着松树说树长不高,因为地下有南宋皇宫遗址,看事得透历史。后来西子国宾馆挖出宋代瓦当,证明他说得对。他回北京,继续管工作,尽管健康问题多。 1975年7月做白内障手术,一只眼好点,但阅读少些。日常听报告,工作人员汇报,他点头。外事多,见各国客人,谈国际形势。1976年初批文件,坚持工作。那年夏天病情重,医生守着,护士给药。9月上旬抢救几小时,9月9日零时10分在北京中南海住所去世,82岁。遗体放天安门广场纪念堂。汪庄改西子国宾馆,继续接宾客,成历史景点。

0 阅读:38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