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飞行员击落一架敌机后被迫跳伞,降落过程中发现同样跳伞的敌人在身

吴仁朗说 2025-08-06 12:36:34

1952年,志愿军飞行员击落一架敌机后被迫跳伞,降落过程中发现同样跳伞的敌人在身旁,连忙拔出配枪,准备在空中击毙敌人。

那年的朝鲜天空上,年轻的中国飞行员用热血书写着空战传奇,这场发生在万米高空的生死较量,要从一名转行飞行员的不凡经历说起。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制空权争夺异常激烈,当时我军飞行队伍里有个特殊人物,杨汉黄。

这个江苏农家出身的汉子原本是陆军医务兵,1950年8月被选拔进入新组建的空军队伍。

那时选拔标准严苛得吓人,整个团里就他一个人通过体检,硬是从拿手术刀的转行成了握操纵杆的。

在新乡航校那会儿,这个零基础的"大龄学员"玩命训练,别人用两年学的飞行课程,他五个月就啃下来了,还成了同批学员里第一个放单飞的。

1952年9月17日这天,鸭绿江上空云层稀薄,杨汉黄跟着15架米格-15组成的编队执行巡航任务,飞机翅膀底下挂着两个沉甸甸的副油箱。

突然,他眼角瞥见四个芝麻大的黑点四架,涂着迷彩的美军F-86正在下方四百米处悄然逼近。

这些"佩刀"战机可是当时顶尖货,速度比米格快不说,转弯半径还小得多。

更要命的是我方飞机挂着副油箱,笨重得跟驮着麻袋似的。

眼瞅着美机就要绕到编队尾巴上搞偷袭,杨汉黄抓起无线电就喊。

可那会儿通讯设备差劲得很,耳机里全是刺啦刺啦的杂音,说时迟那时快,他猛推操纵杆甩掉副油箱,飞机顿时轻快得像脱了缰的野马。

一个左急转直扑敌机群,这动作把编队里其他战友都惊着了,谁也没想到这个新兵蛋子敢单枪匹马杀出去。

双方飞机眨眼间就绞作一团,杨汉黄逮住领头的美军长机穷追猛打,后头三架敌机咬着他尾巴疯狂扫射。

座舱里警报声响成一片,仪表盘上的红灯闪得人心里发慌,这时候拼的就是胆气,他愣是顶着枪林弹雨把美军队长机揍得拖着黑烟往下栽。

眼瞅着敌飞行员弹出座舱,还没来得及高兴,自己飞机突然剧烈抖动,升降舵被打断了。

跳伞过程更是惊心动魄,刚弹出机舱那会儿,零下五十度的寒风刮得人睁不开眼,耳朵里嗡嗡作响。

等降落伞"嘭"地张开,杨汉黄眯着眼睛往下一瞅,汗毛都竖起来了,底下三十米飘着个红点!

当时我军用白伞,美军使红伞,他以为碰上跳伞的敌人了,哆哆嗦嗦掏出手枪就要干仗,等凑近了才发现,原来是自家降落伞上缠着的红绸带在飘。

落地后这汉子拍拍身上土,当天就搭车回基地了。

三个月后在大同江上空,他又把架F-4U舰载机揍进江里喂了鱼,这两仗打下来,他驾驶的米格-15座舱盖上多了两颗耀眼的红五星。

后来改编海军航空兵,带着部队搞出全天候飞行训练大纲,1988年挂上少将军衔时,成了全军少有的陆海空三栖将领。

要说这人有什么特别,战友们都说他"敢拿命换技术",当飞行教员那会儿,带着学员在云堆里钻来钻去练胆量;当团长时整顿事故频发的飞行大队,愣是把安全红旗给扛回来了。

离休后七十多岁学电脑,八十岁敲出18万字的回忆录,书里头写得实在:"天上打架靠的是胆气,技术差点能练,怂了可就真完了。"

0 阅读:52
吴仁朗说

吴仁朗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