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跟美国谈关税互免?”——这句话最近在外贸圈被反复追问。答案其实就一句老话:被同一条蛇咬过两次,再伸手就是傻。 想当年,2018年美国突然对中国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理由是“贸易不平衡”。那时候中国还盼着“以谈促和”,可等来的不是握手言和,而是一轮又一轮的关税升级。 到2025年,美国对华关税最高涨到145%,连手机、电脑这些日用品都不放过。这种“狼来了”的戏码演多了,谁还敢轻易把脖子伸过去?就像你邻居三天两头找你借钱不还,突然某天说“咱们互相赊账吧”,你敢答应吗?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关税政策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前脚刚宣布豁免电子产品关税,后脚又补上一句“半导体还得加20%”。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摆明了是把关税当棋子,今天为了安抚国内企业松松手,明天为了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又紧紧勒。中国要是这会儿谈互免,保不齐哪天美国又翻脸,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再说了,美国的“对等关税”骨子里透着霸道。2025年4月那波操作,明面上说“公平贸易”,实际上却是“我定规则你遵守”——你不降税,我就加码;你要谈判,先按我的来。这种把对方当提款机的心态,谁受得了?就像两个人打牌,对方一会儿改规则,一会儿偷换牌,你还愿意跟他接着玩吗? 中国可不是当年任人拿捏的清朝。这些年靠着“两条腿走路”,一边反制关税,一边加速产业升级。你卡我芯片?中芯国际28nm芯片月产15万片,华为中端手机逆势增长42%。你限制新能源车?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成本比锂电池低30%,中国电动车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当自己有了硬通货,干嘛还要看别人脸色? 最关键的是,美国的战略意图没变。就算暂时缓征关税,骨子里还是想把中国摁在产业链低端。2025年8月的临时协议刚签,美国就忙着在墨西哥、越南布局“去中国化”供应链。这种“表面缓和,暗地挖坑”的套路,中国见得多了。就像你跟人打架,对方突然说“不打了”,可手里还攥着砖头,你敢放下防备吗? 说白了,中国不是不想谈,而是看透了美国的“老剧本”。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善意”上,不如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等哪天美国真拿出诚意,而不是把关税当武器,再谈互免也不迟。
特朗普确认,因中俄存在石油贸易,将对华征收额外关税。俄媒:当地时间8月6日,美
【50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