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社保局新规让“不缴社保协议”直接作废,个体户雇人就得全额交五险,“自愿放弃”也没用。这一规定对打工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以后社保权益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不过这也引发了争议。街边小餐馆、个体户小老板本就经营不易,新规可能会增加他们的成本。比如原本打算给服务员开3000元工资,现在要含社保,老板压力不小。而且有人担心老板会扣员工工资,让“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不管怎样,新规的实施是为了规范社保缴纳,保障劳动者权益,只是在执行中或许还得平衡好各方利益。 一方面,对于打工人而言,社保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多方面的保障。在养老方面,意味着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有了一定的依靠;医疗则让他们在生病时不至于因高昂的费用而陷入绝境;失业险能在失业期间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工伤险为在工作中遭遇意外的劳动者提供救助;生育险对于女职工来说,在生育期间的费用和工资也有了保障。 新规的实施,把之前可能存在漏洞的“不缴社保协议”堵上,打工人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社保权益被侵害。 从个体户老板的角度出发,确实存在着许多苦衷。街边小餐馆本来利润空间就比较小,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除了食材、场地租金等成本外,人力成本的增加可能让一些小老板面临经营困境。 在新规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其实可以起到积极的协调作用。可以考虑给予一些税收优惠或者补贴政策给那些经营困难的个体户。对于打工人来说,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自己的社保权益,如果发现老板有违规扣工资等行为,要勇于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只有这样,既能确保新规的执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体户老板的压力,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万万没想到,社保这本该给打工人兜底的“安全网”,竟成了某些企业手里的“乾坤袋”。
【364评论】【205点赞】
天涯风景
实习期不缴社保,合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