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才不接盘!奥运没人争抢,中国果断拒绝!国际奥委会五年内三次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却被我们三次婉转回绝,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最近几年,国际奥委会跟追债似的,一个劲往中国递邀请函,五年里三次请咱们办夏季奥运会,结果咱们都摆摆手说“不干”。 这事网上吵翻了天,有人觉得奥运会多风光啊,中国咋不接?也有人纳闷,奥运会不是香饽饽吗,怎么现在没人抢了?说白了,答应办奥运会容易,可这背后要付出的资金,以及后续要处理的麻烦,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就说里约奥运会,当初申办时拍胸脯保证只花46亿美元,结果最后花了131亿美元,超支近2倍。巴西本来就经济不景气,这么一折腾,州政府直接拖欠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工资,场馆建完后大部分闲置,奥林匹克公园只能用来办点小型活动,性价比低得可怜。 东京奥运会更夸张,预算从73亿美元一路涨到260亿美元,疫情一来,门票收入没了,赞助商也亏得血本无归,经济学家估算至少损失300亿美元。 北京奥运会也是一样的道理,2008年的那次,总投入高达3000亿人民币,场馆得建,奥运村得修,地铁、高速、安保、接待,哪样不要钱?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值,就连外媒都纷纷评价说,北京奥运会确实惊艳世界。 但那时候,中国需要通过奥运会提升国际形象,现在不一样了,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今非昔比,不需要再靠奥运会来证明自己了。而且后续维护成本也不低,光鸟巢一年的维护费就将近2亿元,虽然后续通过明星开演唱会、开放旅游等改造方案提高了利用率,但还是难以实现盈利,只能靠政府补贴维持运营。 想想看,这些钱要是拿来搞基建、改善民生,能办多少实事?再说的直白点,现在中国更注重可持续发展,与其建一堆华而不实的场馆,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双碳”目标推进、乡村振兴等领域。 国际奥委会也不是没意识到问题,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改革,比如《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林匹克2020+5议程》,想让奥运会更可持续、更低成本。但效果咋样呢?巴黎奥运会虽然降低了碳排放,可该花的钱一点没少,而且全球关注度也没见明显提升。 再说了,国际奥委会的改革并没有改变其“霸道”的本质,赛事利润和大部分权利都归国际奥委会,风险却由主办国承担,这种“只赚不赔”的买卖,谁愿意干? 现在全球范围内申办奥运会的热情都在减退。德国汉堡申办2024年奥运会,结果51.6%的市民投票反对;加拿大多伦多、美国波士顿等城市也因为民众反对或经济压力放弃申办。这说明大家都不傻,谁也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中国要是接了这个摊子,不仅要承担巨额的经济压力,还可能陷入各种国际争议中,比如兴奋剂风波、政治敏感问题等,吃力不讨好。 其实,中国不是不办国际赛事,而是更注重赛事的质量和实际效益。这几年,中国成功举办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和成都大运会等多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同样能提升国际影响力并带来经济效益。 这些赛事规模相对较小,成本可控,而且更能结合中国的实际需求,比如推动冰雪运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 说白了,中国拒绝申办奥运会,不是因为“没钱”或者“没能力”,而是因为咱们更务实了。花几百亿、上千亿办一场奥运会,换来的可能只是短暂的风光,却要承担长期的经济和管理压力,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与其当这个“接盘侠”,不如把钱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奉劝国际奥委会一句,你要是真想让奥运会重新成为“香饽饽”,就得拿出更有诚意的改革方案,而不是一味地向中国“推销”。
一力辽击败卞相壹!8月6日,第30届LG杯棋王战半决赛结束。一力辽124手中盘
【1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