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5名日军被堵在窑洞,拒不投降,哪知八路军区队长曾美不惯着他们,他说:“既然小鬼子不肯投降,那就把他们活埋吧!”
那年夏天,山西崞县那块地方不太平,日本鬼子在那边修了个据点,位置卡得挺要命,他们仗着炮楼结实,枪炮又多,三天两头出来祸害周围的村子。
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四区队的同志们也憋着一股劲,想拔掉这颗钉子,带头的区队长兼政委叫曾美,是个有胆有识的指挥员。
瞅准了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曾美带着队伍悄悄摸了过去,那仗打得挺利索,趁着鬼子没防备,一顿猛攻,硬是把据点给拿下了。
这一仗不光端了窝点,还消灭了差不多一百号日伪军,消息传开,老百姓拍手称快,总算出了口恶气,部队的士气也一下子高涨起来,为了庆祝胜利,也为了鼓鼓劲,曾美决定搞个庆功会,让大伙儿乐呵乐呵。
可鬼子那边吃了这么大亏,哪能咽下这口气?他们觉着八路军打了胜仗肯定放松警惕,正是偷袭的好机会。
于是,鬼子偷偷摸摸纠集了一股人马,趁着夜色,想给正在庆功的八路军来个突然袭击,找回点面子,他们想得挺美,可低估了曾美的心思。
曾美这人,打仗是把好手,心思也细,庆功会是开了,酒也喝了,肉也吃了,但他心里那根弦一直绷着。
他早就料到鬼子可能会来报复,所以庆功归庆功,该放的哨卡、该派的侦察,一个都没少,整个营地,明里热闹,暗里戒备森严。
果然,鬼子鬼鬼祟祟地摸过来了,曾美派出去的侦察兵眼睛尖得很,老远就发现了动静,立刻把消息传了回来。
曾美一听,马上有了主意,他不动声色地调了一支精干的队伍,都是些身手好、枪法准的老兵,提前埋伏在鬼子必经的一条小路旁边,就等着他们自己送上门。
鬼子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排着队就往埋伏圈里钻,等他们全部进了口袋,曾美一声令下:“打!”
埋伏好的战士们手里的枪炮立刻开了火,子弹、手榴弹像下雨一样砸过去,鬼子们当时就懵了,完全没料到这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场就倒下一大片。
活着的鬼子一看势头不对,也顾不上什么战术了,抱头鼠窜,慌不择路地逃命。
这帮被打散的鬼子,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跑,最后慌慌张张地躲进了一个废弃的破窑洞里,这窑洞位置偏,洞口小,里面黑咕隆咚的,他们觉得这地方易守难攻,可以躲一躲,说不定还能负隅顽抗。
八路军战士们追到洞口,把窑洞团团围住,战士们冲着洞里喊话,讲政策,劝他们放下武器出来投降,保证不杀俘虏。
可洞里的鬼子死硬得很,就是不肯露头,还时不时朝外面放冷枪,摆明了要顽抗到底。
僵持了一阵子,时间一点点过去,曾美一看这情况,心里明白,跟这帮死硬的鬼子耗下去不是办法,夜长梦多,万一鬼子援兵来了更麻烦。
他琢磨了一下,既然他们铁了心要当缩头乌龟,不肯投降,那就成全他们,让他们永远出不来!
他果断下令:“同志们,还有乡亲们,既然小鬼子不肯投降,那就把他们活埋了吧!省得他们再出来祸害人!”
命令一下,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找工具的找工具,挖土的挖土,附近的乡亲们听说八路军要收拾躲进窑洞的鬼子,也纷纷扛着铁锹、锄头赶了过来帮忙。
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火,这些鬼子平时作恶多端,现在被堵在洞里了还不老实,谁不恨?
几百号老百姓和战士们一起,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大伙儿从山坡上往下推土,搬起大石头就往洞口砸。那场面,真是解气!
大家干得特别卖力,生怕动作慢了,万一鬼子撑不住想投降了,按政策还得接受,那多不解恨?所以都铆足了劲,要抢在鬼子投降前把洞口彻底封死。
人多力量大,没花太长时间,那个窑洞的洞口就被泥土和石块堵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洞里面,鬼子们一开始还能听到他们惊恐的叫喊和徒劳的挖土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弱,最后彻底没了动静。
外面的人听着里面的挣扎声渐渐消失,心里都感到一阵痛快,对付这些死不悔改的侵略者,就该这样!
等到确认里面确实没活口了,大家才动手把封堵的土石扒开,进去一看,那15个鬼子兵,全都闷死在里面了,下场挺惨。
虽然这次消灭的鬼子数量不算特别多,但对于长期被鬼子欺压、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老百姓来说,亲眼看到这帮作恶的家伙得到应有的惩罚,心里头那股憋屈总算消散了一些,感觉特别解气。
曾美队长这次干净利落的行动,尤其是最后处理这伙顽敌的果断劲儿,赢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大家都说曾队长有勇有谋,敢打敢拼,关键时刻下得去手,是个真正为老百姓撑腰的好领导。
曾美这个人,确实不简单,他打仗勇敢,不怕死,更难得的是有头脑,懂策略,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总能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用有限的兵力,打出漂亮的仗。
他对敌人那股子狠劲和坚决,也让人打心眼里佩服,这一仗,从奇袭据点,到将计就计反杀偷袭之敌,再到最后处理顽抗的鬼子,环环相扣,打得漂亮,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果断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