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方或推翻承诺,同意对台出售潜艇装备;王毅的话,他们没听进去 8月4日,台媒援引

竹风吟月 2025-08-06 04:17:31

德方或推翻承诺,同意对台出售潜艇装备;王毅的话,他们没听进去 8月4日,台媒援引所谓“军方可靠消息来源”报道称,德国方面已经改变主意,同意向民进党当局出售两个潜艇重要装备,分别是柴电潜艇主机、光电潜望镜。后续,德方还将开放新一代轻型巡防舰上使用的相控阵雷达的出售! 德国这波操作真是把 “说一套做一套” 演绎得明明白白。他们7月刚在柏林跟王毅外长表态 “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后脚就忙着给民进党当局递刀子,同意出售潜艇主机和光电潜望镜。 台媒说得很明白,德国这次松口的两个装备都是潜艇的核心部件。柴电主机是潜艇的 “心脏”,光电潜望镜是潜艇的 “眼睛”。这俩东西直接关系到潜艇能不能正常跑、能不能精准侦察。 之前民进党搞 “自造潜艇” 时找过德国,当时德方还知道轻重,直接拒绝了。现在倒好,为了台积电那点投资,连基本的政治原则都能抛到一边。 台积电在德国的工厂确实是块肥肉。投资总额超 100 亿欧元,去年已经动工,预计 2027 年底量产。这笔钱对当下经济不太景气的德国来说,诱惑力确实不小。但用破坏中德关系的代价换这点短期利益,未免也太精于算计,又太缺乏长远眼光了。 更讽刺的是,王毅 7 月访德时特意提到,当年中国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那时候中国没提任何附加条件,没要任何回报,就是基于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尊重。 现在德国却反过来,想用军售这种方式切割中国主权,这哪是什么 “将心比心”,分明是背道而驰。默茨和瓦德富尔当面说的 “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才过一个月就成了空话。 要知道,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这一点德国政府不可能不清楚。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是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生意,而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 德国作为欧盟核心国家,一直标榜自己重视国际规则和政治承诺。现在为了吸引投资就突破原则,这种 “利益至上” 的短视行为,只会让自己的国际信誉大打折扣。 台军的 “自造潜艇” 计划本来就是个笑话。从 2016 年喊到现在,折腾了快十年,连一艘能正常服役的潜艇都没造出来。之前找美国、瑞典买设备,要么被漫天要价,要么给的都是淘汰技术。 这次德国愿意卖设备,当然也不会拿出什么高端货。柴电潜艇主机在国际市场上不算尖端技术,光电潜望镜的性能也比不上中美俄的最新款。德国敢卖,也是算准了这些装备不会真正改变台海力量对比。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装备性能,而在于德国这种行为的性质。通过军售向 “台独” 势力释放错误信号,这就是在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几台外国设备确实不足以让民进党当局 “以武拒统”。毕竟这些年解放军的反潜能力早就今非昔比,从反潜机到驱逐舰再到海底声呐阵列,形成了立体反潜网。别说台军这几艘拼凑出来的潜艇,就算是美国的核潜艇,来了也得掂量掂量。 但德国企业恐怕也没仔细算过这笔账。中德贸易额 2022 年就达到 2980 亿欧元,中国连续七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汽车、机械、化工这些德国支柱产业,哪个离得开中国市场? 大众、宝马、奔驰在华年销量都超过百万辆,巴斯夫湛江基地投资百亿欧元。现在为了台积电的 100 亿欧元投资,就去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万一影响了其他领域的合作,这笔损失算下来恐怕要多得多。 而且德国这种做法也给自己埋了雷。欧盟一直强调要 “战略自主”,不想在对华政策上跟着美国跑。现在德国为了局部利益搞这种小动作,等于把欧盟架在火上烤。其他欧盟国家看到德国这么做,会不会也跟着效仿?到时候欧盟的对华政策乱了套,受损的最终还是欧洲自己的利益。 王毅访德时说的 “将心比心”,其实是给德国提了个醒。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每个国家都一样重要。当年德国统一,中国二话不说就支持。现在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德国却在背后搞小动作。这种双重标准,怎么看都站不住脚。 说到底,德国还是没搞明白,台海局势稳定才符合欧洲的利益。真要是因为外部势力插手引发台海冲突,全球供应链都会大乱。德国的汽车产业、精密制造产业,哪个能置身事外?到时候别说台积电的工厂,恐怕整个德国经济都会跟着遭殃。 民进党当局也别高兴得太早。德国这次卖设备,明显是冲着钱来的,不是真心想帮台湾。等台积电的投资到位了,或者中德关系紧张到一定程度,德国随时可能再次变脸。这些年跟着美国搞 “台独” 的势力,最后哪个有好下场?从立陶宛到佩洛西,一个个不是被反制就是被打脸。 德国要是真聪明,就该赶紧收手。把政治承诺当儿戏,把国家利益当筹码,这种操作看似赚了眼前的小利,实则丢了长远的信任。中德关系走到今天不容易,别因为这点短视的算计,把几十年积累的合作基础毁于一旦。 毕竟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台湾从来都不是什么可以交易的筹码,而是中国必须收回的领土。谁想在这上面做文章,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0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