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号,纪录片《731》将铺满全国院线,镜头里每一帧都是细菌战受害者被活体解

森森视野 2025-08-05 23:16:37

9月18号,纪录片《731》将铺满全国院线,镜头里每一帧都是细菌战受害者被活体解剖的惨叫。就在这个节骨眼上,8月4日,日本名古屋市长广泽一郎突然开腔:想和南京“重修旧好”。 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想你了”。2012年2月20日,他的前任河村隆之在市政府接待室里当着南京代表团的面说“南京大屠杀不存在”,21日南京直接切断官方往来,这一断就是十三年。十三年里,河村没道歉,2017年还补刀“真有30万人被杀,日本人全该去南京下跪”,把伤口撕得更大。 如今广泽站出来,话讲得滴水不漏:“日本政府的立场是,日军在南京杀害非战斗人员、实施抢掠,无法否认”。听上去像认错,可字眼却避开“大屠杀”三字,仿佛只要把血淋淋的词换掉,历史就能翻篇。更微妙的是时间——《731》上映前一个多月,电影用真实的影像提醒中国人:731部队在哈尔滨把中国人当马路大,零下三十度做冻伤实验,解剖活孩子不打麻药。名古屋偏偏在这时候递橄榄枝,怎么看都像抢镜头。 背后的账本也摊开:中断交往这十三年,南京GDP从7200亿涨到1.69万亿,名古屋汽车出口对中国依赖度抬升37%,中日贸易额逆势增长28%。冷冰冰的数字说得很直白——生意想做,但历史不想全认。 1978年两市缔结友好时的热烈还历历在目,老南京人记得鼓楼樱花大道是名古屋赠苗,老名古屋人记得中华料理街是南京厨师撑场。可友谊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笑脸。南京当年摔杯断交,守的是30万遇难同胞的尊严;今天要不要重新举杯,得看对方是不是先把那杯掺了血的酒喝干净。 8月26日,名古屋市议会联盟准备带着广泽的亲笔信飞南京,这是继2018、2019年两次碰壁后的第三次破冰。信里会不会出现“道歉”“赔偿”四个字?会不会把河村当年否认的言论正式撤回?南京人盯着,全中国人也盯着。 历史不是橡皮擦,血迹干了也是血。电影《731》定档9月18日,是要让下一代知道,细菌战受害者还在等一个道歉。名古屋如果想把“尽快恢复交流”落到实处,先得拿出对得起这六个字的行动:公开认错、真诚道歉、教育下一代别再装睡。否则,再漂亮的亲笔信也只是另一张擦过泪又被揉皱的纸。 评论区说说,你觉得南京该给名古屋开这扇门吗?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2025-08-05《日本名古屋市长:希望与南京恢复交往》、观察者网2025-08-04《南京大屠杀否认13年后,名古屋市长首认日军暴行》、中国日报网2025-08-05《日本名古屋市市长:希望与友好城市南京恢复交流》

0 阅读:257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45

用户17xxx45

3
2025-08-06 03:20

日本鬼子政客们又演戏了,不可信!不知道它背后暗藏什么恶心人的诡计!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