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黄山,一位寡妇做挑山夫20年,辛苦养育了3个儿女,把2个培养成大学生,还被央视报道,谁料,村里人却说她是个坏女人,宗族里没有一家跟她来往,大伯哥更是指着她鼻子骂。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3年的安徽黄山,齐云山脚下,一家不大的茶馆慢慢有了名气,茶馆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挑山女茶馆”五个字,墙上钉着一根磨得锃亮的老扁担,茶馆的主人叫汪美红,是这座山上挑了二十年货的女人。 汪美红出生在黄山市休宁县的一个小山村,家里贫寒,从小干惯了农活,她和丈夫是村里的老邻居,结婚后过得紧紧巴巴,却也平静幸福。 夫妻俩一共生了三个孩子,大儿子一出生就查出患有白化病,几乎看不见东西,后来她又生了一对龙凤胎,一家五口虽然过得辛苦,却总算凑合着熬着日子。 32岁那年,丈夫在一次捕鱼时不幸溺水身亡,那年汪美红的龙凤胎刚刚能扶着墙走路,大儿子还看不清前方的路,家里一下子没了顶梁柱。 村里人开始对她指指点点,说她命硬,把丈夫克死了,婆婆也不愿意帮忙带孩子,甚至把她赶出了家门,亲戚朋友一一远离,邻里见了她躲得远远的。 孩子需要吃饭、看病、上学,家里一分钱都没有,她走遍了整个村子,只想借二十块钱给孩子买退烧药,没人愿意借她,她回家坐在屋里一整夜,第二天一大早听说山上在修太素宫,要请挑山工,她决定去看看。 那活本是男人干的,起早摸黑,要从山脚挑着货物往山顶送,山路窄、坡陡,最陡的地方近七十度,她走到包工头面前,说她能干。 没人信她,她当着大家的面扛起一袋一百五十斤的砂石,走了两百多米没歇气,包工头点了头,她就这样成了齐云山上第一个女挑夫。 她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把三个孩子用布带绑在桌腿上,桌上放几个冷馒头和一壶水,就摸黑出门,挑一次货得走九里山路,来回十八里。 她挑得最重的一次,是两个煤气罐的重量,山上风大雨多,有一回她在暴雨天滑下山崖,左腿划出半尺口子,她抓把香灰糊上去,又挑完当天的两趟才回家包扎。 夏天她晒得皮肤脱皮,冬天山路结冰,她戴着破手套,手冻得裂开口子,一边流血一边爬山。 她的布鞋一双双磨穿,肩膀磨出了厚茧,有时深夜翻身都会痛醒,但她从不吭声,只想多干一趟,多赚几块钱,给孩子买文具、买鞋子、交学费。 她的大儿子后来去了合肥,学了盲人按摩,每个月往家里寄八百块钱,龙凤胎也争气,一个考上了安徽理工大学,一个进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那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汪美红一边笑一边哭,说这些年没白苦。 她的故事传出去后,一家馄饨店老板听说了,决定资助两个孩子四年的大学学费,总共九万六千元。 媒体也报道了她的经历,央视的《向幸福出发》还专门拍了她的故事,节目播出后,很多人为她鼓掌点赞,说她是最伟大的母亲。 她原以为,村里人会为她高兴,但她没想到的是,风声传回村里,换来的是更多冷眼。 有人在背后说她装可怜骗钱,有人说她靠着和包工头的关系送孩子上了大学,连她的大伯哥都站在家门口破口大骂,说她败坏了汪家的名声。 娘家亲戚也找上门来,说她拿了那么多捐款,怎么一点都不分给家里,她一口一个地回绝,说她没拿国家一分钱,只有个企业家出学费,是写了合同的,没人听她解释,她干脆也不解释了,低着头继续干活。 后来政府给她办了低保,她每月只领一半,说她还能干,不想白吃,2016年,景区特许她在月华街开了一家小茶馆,她用挑山攒下的积蓄买了锅碗茶壶,把茶馆取名“挑山女茶馆”。 墙上的扁担一直没摘,那是她二十年血汗的见证,扁担上刻着三个孩子的生日,她说每次看到这几个字,就觉得这一生值了。 如今三个孩子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大儿子在合肥开了按摩店,女儿成了医生,小儿子在奇瑞汽车当了工程师。 他们常常带着礼物回山里看母亲,在茶馆里给她擦桌子烧水,邻居们见了都说她命好,她只笑笑,不说话。 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只说:“挑山的时候石头硌脚,但踩实了,就能一步步往上走。” 这二十年,她用一根扁担挑起了三个孩子的未来,却没能挑起人心的温情,可她从来没有停下脚步,也从来没有求过谁。 在齐云山下,那根扁担还挂在墙上,一头挑过风雨,一头挑过泪水,至今没有断。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澎湃新闻——挑山19年把龙凤胎送进重点大学,她却被全村人骂“坏女人”?
柴桑大姐直播爆猛料:此处应该有掌声,有人己经刑了,己经在执行。许妈诉的有一个人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