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刑期、300万罚金、公司被解散、账户近1亿被冻结,张琨用蚂蚁搬家式窃密把华为9亿研发成果几乎打包带走,却忘了法律早把每一步都标好了价。
他把文件拆成10MB小包、改名叫开源项目、拉20多名老同事分散办公,看似滴水不漏,其实每一步都在复制华为内部测试向量,连0.5dB误差都懒得改,司法鉴定直接认定90%技术重合,这不是偷懒,是赌国家不会较真。
他赌的是资本只看芯片快不快,不看技术脏不脏;赌的是竞业协议拦不住高薪股权;赌的是量产前夜没人报警。
结果警方2023年4月收网,量产胎死腹中,他自己把捷径走成绝路。
华为随后升级水印、拉黑猎头、推动刑事立案,把教训变成行业防火墙。
投资人现在先查技术出身,企业忙着给屏幕加水印,司法把此案树成半导体最高量刑标杆。
张琨想省9亿研发费用,却换来6年自由和整个公司陪葬,这账算下来,抄近路真的比原创便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