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两个虚弱不堪的红军来到了甘肃镇原县,张口就要见刘伯承,谁知刘伯承刚出来,两个红军就晕倒在地上! 西路军的历史其实挺惨烈的,说起它,就得从1936年10月说起。那时候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组建西路军,人数2.18万,遵照中央决议,西进河西走廊,打算开辟通道获取援助。但现实残酷,马家军骑兵精锐,熟悉地形,西路军补给困难,在严寒环境下打仗,损失惨重。到1937年3月14日,最后一次军政委员会会议决定分散突围。左支队在山下集合,冲进大斗拔谷,但被敌军堵住,战斗激烈,很多战士牺牲。徐向前和陈昌浩率小分队东返,肖永银和陈明义负责护送,带28人小队。 途中他们掩埋重要文件,避免暴露。队伍穿越祁连山,风雪中前进,战士们互相扶持。遇到敌军搜山,他们藏在岩石缝里,肖永银伤口出血,但没出声。徐向前决定再分散,亲笔写信给中央,交给两人,并分金饰。肖永银和陈明义单独上路,向南进祁连山区,白天藏身,夜晚前行。一次被小股骑兵追,他们滚下陡坡,伤痕累累,但逃脱了。走出山区,进戈壁沙漠,翻雪山,扔掉军装,换破衣,脸上抹泥装乞丐。乞讨维生,吃剩饭,四个月跋涉,身体虚弱。接近陕北,看到延安宝塔,他们坚持到镇原县。 1937年深秋,司令部门口,他们要见刘伯承,刘伯承出来,两人晕倒。援西军是中央为救援西路军组建的,刘伯承任司令,张浩任政委,2月下旬组成,从延安出发,西进甘肃。部队包括红军大学学员和部分主力,到镇原待命。但西路军已基本失败,援西军没能直接救回主力,只接应了零星余部。肖永银和陈明义就是其中两人,他们苏醒后交出信件和金饰,刘伯承确认身份,引用毛主席话安慰,说革命力量在,就能发展。这件事反映西路军将士的坚韧,西路军失败后,幸存者四百多人返回陕北,继续战斗。 抵达镇原后,肖永银和陈明义得到救治,休养好就归队,编入刘伯承部队,投身抗日战争。肖永银当营长、团长、军区副司令员,参加百团大战、林南战役、安阳战役、乐南战役,反扫荡和破袭战。陈明义率部破袭石家庄、德州铁路,粉碎日军铁壁合围,取得反扫荡胜利。 解放战争中,肖永银任旅长、副军长,淮海战役中围歼黄维兵团,率先出击立功,还打渡江战役、成都战役。陈明义也参加淮海、渡江、成都大会战,为解放贡献力量。新中国成立后,肖永银参加抗美援朝,率第12军打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上甘岭战役,回国后任军长、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副司令员、参谋长。陈明义负责进军西藏,任第18军后方部队司令员,指挥修筑雀儿山公路,三次登顶勘察,克服高原反应,确保1954年康藏公路通车,长2500多公里,被称金桥。 1955年,北京中南海授衔仪式,两人同时获少将军衔。这段经历是西路军悲壮历史的缩影,西路军在河西走廊血战150多天,几乎全军覆没,但幸存者如肖永银和陈明义,继续为国家奋斗。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