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见日军军官茨谷五雄,随后礼貌地鞠躬,然而,茨谷五雄怎么也没想到,就在小男孩离开几步后,茨谷五雄当场毙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9年,山东乐陵县的一条街道上,阳光洒在青石板上,街边的糖摊前站着一个穿着旧学生装的孩子,他个头极矮,目测不超过一米二,看起来不过九岁模样。 他低着头,仿佛只是一个贪嘴的孩子,等待着哪位大人路过能买他一颗糖吃,没有人注意他,更没有人怀疑他怀中藏着一把手枪,那一天,他的目标是茨谷五雄。 茨谷五雄是乐陵日军宪兵队的头目,自从他驻扎当地以来,屠杀抗日志士、逼供平民、纵容汉奸,几乎无人不恨。 他走在街上,从不掩饰自己的残暴,也不担心有人能近他的身,这天他照例带着几名日军和伪军出巡,沿街查看所谓“治安”,他的军靴踏在街石上,伴着清脆的节奏声。 孩子站在原地,静静等待,等到茨谷五雄一行人走近时,他忽然深深鞠了一躬,这个动作立刻吸引了茨谷的注意。 他走近了几步,停下,扫了孩子一眼,孩子脸上挂着天真而顺从的笑,队伍也稍作停留,似乎没人觉得有任何异样。 几秒钟之后,孩子转过身,慢慢离开,他迈了五步,似乎要融入街口人群中,就在这时,他突然回身,掏出一把手枪,对准茨谷五雄的胸口扣下扳机,子弹从枪膛喷出,在毫无防备的瞬间穿透了目标。 茨谷应声倒地,鲜血顺着军装渗出,他的随从惊恐万分,四下寻找凶手,可他们只看到一个小个子的背影已经钻进了胡同。 他没有惊慌,他在来之前已反复踩点,早早规划好了从街口、过巷道、翻土墙、穿菜园的逃脱路线,日军士兵四处奔跑,怒吼着搜捕,他却像消失了一样。 没人想到,刺杀茨谷五雄的不是身穿夜行衣的高手,也不是扛枪的八路军,而是一个看起来只能背书的小孩。 这个孩子叫李安甫,1925年出生在山东乐陵的一个乡绅家庭,父亲热爱枪械,家中藏有民用步枪,李安甫自幼聪明过人,识字早,记性好,还格外喜欢练枪。 他五六岁就能举起猎枪试打,命中率让父亲都吃惊,他的体质却不强,小时候因病错过发育期,身高最终停在了1米2。 在那个动荡年代,这样的个头几乎让他与“男子汉”这个词无缘,邻里唤他“小矮子”,许多人背后嘀咕他长大没出息。 他自己却不信命,他跟着村里师傅学武,练翻身、跳墙、打拳,动作快得像只狸猫,他翻墙上房,不留痕迹,别人看到时,他早已落地站定。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亲眼目睹乐陵城被烧、百姓被抓,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相继在战斗中牺牲,这让年仅十三岁的他彻底明白,只有拿起枪,才能守住脚下的土地。 那年冬天,他独自走到八路军115师驻地,自荐入伍,由于年纪小、个头矮,他一开始只能担任司号员,每天吹响集合、进攻、撤退的号令,他十分刻苦,很快就能在嘈杂中准确识别各种战场信号。 队伍里的训练不轻松,但他坚持下来,并在一次实弹训练中展示了非凡枪法,领导层注意到这个孩子,开始把他往特别行动小组培养。 入选武工队之后,他接受了几个月的秘密训练,他的小个子成为了最大优势,可以扮作学生、学徒、送货童工,悄悄混进日伪据点。 除了茨谷五雄,他后续还多次执行任务,每一次行动都详细踩点,从不草率出击,为了靠近敌人,他曾在严冬中躲进牲畜棚,三夜未眠,他蹲过下水道,藏过棺材铺,也曾假扮丧家孝子靠近目标。 他一共成功干掉了七名敌方指挥级军官与三名重要汉奸头目,每一场战斗前都亲手擦拭武器,把子弹编号记录。 他不是天生勇敢,是一次次出任务中将胆子练大,他说过,每开一枪就埋下一颗冤魂,每跑一次都像从鬼门关爬回。 抗战胜利后,他并未离开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还随部队赴朝作战,一次战斗中,他被美军炮弹震伤耳膜与右眼,缝合后仍坚持完成了火力点突击任务。 1949年,他受邀参加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看着五星红旗升起,那一刻他站得笔直,像他曾伏击时那样全神贯注。 退伍后,他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红色教育辅导员,在小学讲述抗战故事,教孩子识字写字,他不讲伤疤,也不炫耀荣誉。 2019年夏天,他站在天安门广场,弯腰亲吻国旗,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曾是那个街头鞠躬的小个子,更没人知道,他那一米二的身高,曾是一座让敌人无法跨越的高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德州晚报——抗战老兵李安甫: 冀鲁边的小个子大英雄
1939年,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见日军军官茨谷五雄,随后礼貌地鞠躬,然而,茨谷
如梦菲记
2025-08-05 18:19:24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