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印度塔塔集团,跑到上海来找我国的空调压缩机企业了,要求提供技术和设备,帮

阿秋手作 2025-08-05 15:30:21

[微风]印度塔塔集团,跑到上海来找我国的空调压缩机企业了,要求提供技术和设备,帮助印度提高空调压缩机水平。这家企业就是位于上海的海立集团! 印度塔塔集团的人,急匆匆地跑到了上海,他们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找中国的一家空调压缩机企业,上海海立集团,希望能拿到技术和设备,帮他们解决国内的大麻烦。 印度正被接近五十摄氏度的热浪反复炙烤,热到连法院都得关门歇业,这种时候,空调就是命根子,可偏偏印度的空调不争气,本土产的压缩机一到四十摄氏度以上,制冷效果就掉一半,耗电量却往上飙三成,根本顶不住。 塔塔集团作为印度的工业顶梁柱,旗下家电业务占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市场,眼看着空调订单量比去年同期暴涨了百分之七十,生产线却只能开动一半,仓库里堆着上万台只差压缩机的空调外壳,成了塔塔高管们的心病。 他们找到海立,是做足了功课的,海立在全球空调压缩机行业排第三,技术非常扎实,他们生产的变频压缩机,能在五十五摄氏度的高温下稳定工作,能效比达到4.2,比印度现有水平高出百分之三十,这些数据,塔塔看得眼红。 其实这不是塔塔第一次向中国企业求助,早在2018年,他们就找过格力,想引进变频技术,那次谈了半年多,最后卡在了钱上,印度方面不愿支付合理的专利费,还想拿到核心算法,合作自然就黄了。 这次来上海,塔塔显然准备更充分,他们开出的价码很有诱惑力,技术转让费是当年跟格力谈的两倍,还承诺未来五年至少采购一千万台海立的压缩机,条件只有一个,要海立派工程师过去,帮他们建起本地生产线。 但海立这边有自己的顾虑,印度市场的营商环境,让很多中国企业都吃过亏,就拿2021年来说,美的在印度的压缩机专利被当地公司仿冒,官司打了三年,最后只拿到一点象征性的赔偿,这种事情,海立不可能不知道。 更让海立警惕的,是印度政府反复无常的政策,去年,印度突然宣布对进口空调压缩机加征百分之二十的关税,理由是保护本土产业,这一下直接导致海尔和TCL等在印度的工厂停产,现在反过头来要技术,这种操作让海立的谈判团队不得不小心。 早在2022年,海立就和塔塔旗下的公司商量过合资建厂,当时谈的是海立占股百分之六十,每年生产几百万台压缩机,结果这个计划报上去,印度政府没批准,现在塔塔又找上门,条件却变成海立只能占小股份,还得把核心技术带过去。 塔塔的急切是可以理解的,印度市场上超过七成的压缩机都从中国买,而这其中,海立一家就占了六成,印度政府也着急,为了扶持本土制造,专门设了一个两千三百亿卢比的补贴计划。 但想拿到这笔钱,必须证明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塔塔找海立,说白了就是冲着技术认证和政府补贴来的。 塔塔的代表团住在上海陆家嘴的酒店里,每天开会前,都会先看一眼印度的天气预报,当得知新德里连续三天超过四十八摄氏度时,他们在谈判桌上的语气又软了几分,甚至主动提出,可以让海立在合资公司里持股百分之二十五。 但海立没松口,他们提议,技术转让可以分阶段来,第一步,先提供基础型号的生产设备,等印度那边的专利保护法规修订完善了,再谈变频技术的合作,这个提议让谈判陷入了僵局。 最终,在6月23日,海立集团发了一份官方公告,明确说公司没有和任何海外公司达成合作,这直接回应了之前印度媒体上流传的“交易达成”的报道。 海立看得明白,印度市场既想要技术,又想自己说了算,嘴上说着欢迎投资,实际操作中却处处设限,最终目的还是要把技术变成他们自己的,这种合作,风险太大了。 说到底,技术不是钱,钱花出去了,还能再挣回来,但核心技术是几十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是企业的命根子,一旦交出去,可能就是亲手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每一份技术积累都不容易,哪能这么轻易就送人呢?这道理,其实挺朴素的。

0 阅读:0
阿秋手作

阿秋手作

一个喜欢手工的业余小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