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车臣“总统”杜达耶夫正在旷野打卫星电话。突然,两枚俄罗斯KH-25空地导弹竟向他呼啸而来,当场将杜达耶夫炸成了灰! 杜达耶夫的命途还真挺曲折的。1944年2月15日,他出生在车臣一个叫亚尔霍罗伊的小村子,那时候苏联正搞大动作,把整个车臣族人都赶到中亚去。 他家是兽医穆萨和拉比亚的第十三个孩子,属于采乔伊氏族,出生没几天就跟着全族人被塞进火车,扔到哈萨克斯坦那种地方。 那里日子苦得很,食物老是短缺,饿肚子成了家常便饭。他妈倒是个有心人,老给他讲车臣的那些老故事,让他从小就对那块地有种割舍不掉的情感。1957年斯大林没了,他们一家才有机会回车臣,定居在格罗兹尼。 回到家乡后,杜达耶夫也没闲着。他在夜校学了电工,拿了个资格证,后来又去弗拉季高加索学了两年电子专业。 1962年,他进了坦波夫高等军事航空飞行员学校,1966年毕业,直接进了苏联空军。1968年他入党,1971到1974年在加加林空军学院深造。他娶了个叫阿拉的俄罗斯女人,她爸是苏联军官,两人后来生了三个孩子。 在空军里,他从底层干起,一步步爬上去,成了第一个车臣族的少将。在西伯利亚和乌克兰,他指挥战略轰炸部队,据说还掺和过阿富汗的空袭,拿了红星勋章和红旗勋章。 1987年,他被调到爱沙尼亚的塔尔图,指挥第326重型轰炸师,负责那些能带核弹的战略轰炸机,一直干到1990年3月。 其实,杜达耶夫在苏联军队里干得还挺风光的,但他骨子里对车臣的认同感一直没丢。1990年苏联开始摇摇欲坠,莫斯科让他去镇压爱沙尼亚的独立运动,他直接拒绝了,还公开支持民族自治。这下子,他跟苏联高层彻底闹掰,辞了职,回到了车臣。 1990年5月,他一回格罗兹尼,就当选了车臣人民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1991年9月,他的支持者暴力占了政府大楼,解散了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议会。10月,通过全民投票,他当上了总统,11月就宣布车臣独立。 杜达耶夫上台后,车臣的局势就乱套了。他想搞独立,但俄罗斯不认账。1994年底,俄罗斯军队大举进入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就这么打响了。那时候,车臣武装靠着地形和游击战术,硬是拖住了俄军,死了好几万人。 杜达耶夫成了车臣抵抗的象征,但他也成了俄军的头号目标。俄情报部门花钱买通了他身边的人,摸清他藏在南高加索山区的粗略位置。 他用的一台Inmarsat卫星电话挺高级的,全世界也没几台,信号一开,聊得久点就能被定位,误差就几米。 平时他小心着呢,通话不超过三分钟,但1996年4月21日晚上,在格希-楚村外一个偏僻地方,离格罗兹尼也就20多公里,他跟俄罗斯议员康斯坦丁·博罗沃伊聊停战的事,话头拉长了。 俄军的一架A-50或Il-76电子侦察机在格罗兹尼上空转悠,抓住了信号。 他们比对了他的声音样本,锁定位置后,两架Su-25攻击机从基地起飞,带着KH-25激光制导导弹直奔目标。 导弹发射,第一枚击中附近,掀起尘土,第二枚精准命中,弹片四溅,当场把他炸死。 他老婆阿拉在旁边,逃过一劫,但保镖们救都没法救,他伤得太重,就这么没了。 车臣武装头子巴萨耶夫在电视上公布了这消息,俄罗斯士兵在格罗兹尼放枪庆祝,莫斯科高层却有点犯嘀咕,知道战争没完。 杜达耶夫一死,副总统扬达尔比耶夫接手,后来又换成马斯哈多夫。 车臣武装没散架,反而在山里继续打游击,俄军吃了好多亏。1996年8月,他们突然袭击格罗兹尼,几天的巷战就把城市抢了回去,俄军灰头土脸。 俄罗斯国内老百姓对这仗烦透了,压力山大。8月底,俄将领列别德和马斯哈多夫签了哈萨维尤尔特协议,停火,俄军撤走,车臣的事儿拖到2001年再说。 战后,车臣算是个半独立状态,但里面乱成一锅粥。派系之间斗得你死我活,激进的宗教势力也冒出来了。 1999年,车臣的军阀跑到达吉斯坦闹事,俄罗斯境内还出了几起爆炸案,都推到车臣头上。新上台的普京一看,这不行啊,直接开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2000年,俄军大部队压过去,把格罗兹尼踩了个遍,2001年基本把车臣控制住了。 杜达耶夫虽说死了,但他的名字在车臣人心里还挺有分量的。从1996到2005年,格罗兹尼叫过乔哈尔-加拉,就是纪念他。 爱沙尼亚、土耳其、乌克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这些地方,有些街道和小巷也用他的名字命名。 甚至在乌克兰的顿巴斯战争里,还有个志愿营叫杜达耶夫营。 如今,车臣在卡德罗夫领导下,看似平静,但那些老伤疤还在。杜达耶夫的家人,老婆和孩子1999年离开俄罗斯,现在在瑞典过日子。 他的故事,还在车臣人中间流传,有人视他为自由斗士,有人觉得他带给民族更多苦难。战争的教训,就是和平多不容易,得珍惜。
1996年4月,车臣“总统”杜达耶夫正在旷野打卫星电话。突然,两枚俄罗斯KH-2
安然浅笑生活
2025-08-05 15:03:31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