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年,武则天命令儿子李贤自杀。李贤悲愤地说:“我已被贬为庶民,母亲还是不肯放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8-05 10:58:30

684年,武则天命令儿子李贤自杀。李贤悲愤地说:“我已被贬为庶民,母亲还是不肯放过我,但为何还要把我贬到千里之外的巴州再杀?”说完,丘神勣将白绫扔给李贤,李贤捡起白绫,自缢身亡。 李贤出生在655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从小他就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性格稳重,深得李治喜欢。刚几岁就被封为潞王,后来又改沛王、雍王。这些封号不是白给的,李贤确实有本事,帮着处理些政务,还显示出不错的潜力。宫里有些闲言碎语,说他其实不是武则天亲生的,而是她姐姐韩国夫人的孩子。这传闻真假难辨,但肯定让母子关系蒙上阴影。李贤长大后,越来越显露出领导才能,李治对他寄予厚望。可武则天掌权越来越多,她开始觉得这个儿子是个威胁。毕竟,李治身体不好,政务基本靠她把持,要是李贤上位,她的影响力说不定就没了。 675年,李贤的哥哥李弘突然死了,很多史书暗示这是武则天下的毒手。李治没多久就把李贤立为太子,让他留在长安监国。李贤干得不错,处理事务公正,民众和官员都挺认可。李治高兴坏了,下诏表扬,还赏了五百段布帛。闲暇时,李贤召集文人,给《后汉书》做注释,这活儿干得漂亮,又得李治赏赐三万段布帛。看起来一切顺利,但武则天不乐意了。她先让人送去《少阳正范》和《孝子传》,意思是提醒李贤要听妈的话。接着又写信批评他。武则天还让亲信明崇俨到处说闲话,夸李显像唐太宗,李旦地位高。明崇俨的话传开,等于在贬低李贤。 明崇俨没多久就被杀了,武则天一口咬定是李贤干的。她派人查太子的事,薛元超、裴炎、高智周负责审。结果从太子宫搜出几百件铠甲,武则天说这是谋反证据。李治本来想从轻发落,他挺喜欢李贤的,但武则天不依,坚持要严办。680年,李贤被废为庶人,贬到巴州。那地方远得要命,离长安千里。李贤走的时候,天冷得要死,就穿件破衣服。新太子李显看不过去,上书请求每年给李贤春秋两季的衣服。贬谪生活肯定苦,但李贤也没闹事,就这么待着。 李治在683年底病死了,李显当上皇帝。可武则天继续把持朝政,李显干了一个月就不听话了,被废掉。武则天立李旦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这下天下震动,好多人想反她。武则天担心有人拿李贤做文章,拉队伍反对自己,就决定除掉他。684年二月,她派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去巴州,名义上是检查住所,实际是逼李贤死。李贤被关进小屋,拿到白绫,自缢身亡。那年他才29岁。武则天事后装模作样,贬了丘神勣,但很快就召回。表面上她还追封李贤为雍王,办丧事。 李贤死后,武则天稳住了局面,继续操控唐朝。她后来干脆自己当皇帝,改国号周。但李贤的案子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后人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里看到这些事,都觉得母子间为了权力闹成这样,太残酷。李贤有几个孩子,李光顺、李守礼、李守义,还有个女儿。但他的正妻房氏没生儿子。李贤的骨头后来被迁回长安,埋在乾陵附近。706年,李显复位,给李贤追封太子称号。710年,李旦也追认他。李贤的悲剧,反映了唐朝宫廷的黑暗面,权力斗争中,人命如草芥。 想想李贤,从神童到太子,再到被贬被杀,这一路多坎坷。武则天为了权位,不顾骨肉情,这在历史上不是孤例,但每次看都让人感慨。权力真能让人变脸啊。李贤的才能,本来能帮唐朝更兴旺,却毁在自家手里。史书上这些记录,让我们看到古代皇室的真实一面,不是电视剧里那么浪漫。 李贤的注释《后汉书》工作,影响挺大,后世学者还引用。武则天虽狠,但她执政时,唐朝经济文化也发达。可对儿子们,她下手一个不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都遭过罪。李贤的案子,铠甲的事到现在还有争议,有人说那是栽赃。反正,武则天为了防患于未然,宁可错杀。李贤死时,巴州那地方偏僻,消息传回长安,肯定引起小波澜。但武则天镇压得快,没让事闹大。 后续发展看,武则天称帝后,杀了不少李家宗室。她的统治维持了几年,到705年病重,才把位子还给李显。李贤的儿子们后来混得一般,李守礼当过官,但没太大成就。整个事件,提醒我们历史不是黑白分明,武则天有功有过,但对李贤的处理,确实太绝情。权力场上,亲情算啥? 李贤的一生,本该是唐朝的希望,却成了牺牲品。从小受宠,到中年被废,这落差多大。史料里说他优雅有学问,可惜没机会施展。武则天的心思,猜不透,但她步步算计,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唐朝因为她,经历了动荡,但也延续了繁荣。看这些事,觉得古人生活真不易,尤其皇室。

0 阅读:131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