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首富胡雪岩预感被抄家前,深夜趁12个小妾熟睡,命令管家叫醒,让她们到大厅来,

蒋晨曦呀 2025-08-05 08:02:10

清朝首富胡雪岩预感被抄家前,深夜趁12个小妾熟睡,命令管家叫醒,让她们到大厅来,胡雪岩忍痛告诉她们,一人拿500两离开胡府,想改嫁他也不会拦着,他为何这样做?

深夜的杭州胡府,灯笼在风中摇晃,烛火忽明忽暗,十二个年轻女子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揉着惺忪睡眼被带到大厅。

她们中最年长的罗四太太走上前,指尖捏着丝帕轻声问道:“老爷,这深更半夜的,究竟出了什么事?”

胡雪岩坐在太师椅上,往日红润的面庞此刻灰败如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茶早已凉透。

他抬头环视这些陪伴自己多年的女子,最小的才十九岁,最年长的也不过三十出头,她们穿着单薄的寝衣,发髻松散,有人还在偷偷打哈欠。

这些鲜活的生命,本可以在他的庇护下安稳度日,如今却要面对风雨飘摇的未来。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胡家要倒了,你们每人拿五百两银子,天亮前离开吧。”

话音未落,大厅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惊呼,有人啜泣,更有人扑上来抱住他的腿哭喊“老爷别赶我们走”。

这个场景发生在1884年深秋,距离朝廷抄家仅剩三个月,彼时胡雪岩已预感到大厦将倾。

他的生丝投机因意大利丰收和中法战争爆发亏损150万两,上海银钱投机又亏空400万两,各地钱庄挤兑风潮愈演愈烈。

更致命的是,他的政治靠山左宗棠病逝,死对头李鸿章派系的盛宣怀正虎视眈眈。

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独自在书房算账到三更,发现即便变卖所有产业,也填不上官商两界的巨额亏空。

五百两银子在当年足够普通人家生活十年,但对这些过惯锦衣玉食的姨太太而言,不过是几套头面首饰的钱。

有人抹着眼泪问:“老爷不是说庆余堂永不倒吗?”

胡雪岩苦笑,他亲手创办的胡庆余堂确实口碑载道,可如今连御赐的黄马褂都保不住他了。

两年前他还是戴红顶子的二品大员,帮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何等风光,谁能想到转眼就要沦为阶下囚。

罗四太太最是镇定,她早从账房先生那里听说,连恭亲王存在阜康钱庄的银子都取不出来了。

她轻声劝姐妹们:“老爷这是给咱们留活路呢。”

这句话戳中了胡雪岩的痛处,他想起自己十三岁流浪杭州时的惨状,饿得偷人家祭祖的供品吃,如今让妻妾自谋生路虽显薄情,总好过让她们跟着自己被发卖为奴。

天蒙蒙亮时,十二顶小轿悄悄从胡府侧门抬出,有回娘家的,有投奔亲戚的,也有揣着银子不知去向的。

唯独罗四太太没走,她换上粗布衣裳,在后院辟了间小屋住下,后来抄家的官兵闯进来时,看见这个曾经绫罗绸缎的女人正在井边打水洗衣,手腕上还戴着当年胡雪岩送的金镯子。

胡雪岩的预感分毫不差,1885年冬,朝廷抄没全部家产,62岁的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那些拿钱离开的女子反而逃过一劫,他的正妻被迫贱卖首饰度日,几个没来得及送走的侍妾被官府发卖。

罗四太太守着胡庆余堂的偏院直到民国,临终前还留着那晚老爷给她的五百两银票,裱在镜框里挂在床头。

这场深夜遣散看似绝情,实则是乱世中最后的温柔,胡雪岩比谁都清楚,当政治靠山倒下,再大的商业帝国也会土崩瓦解。

他给子孙立下“不经商、不从政、不娶李姓女子”的遗训,与其说是怨恨李鸿章派系,不如说是看透了官商勾结的死局。

那些拿钱离开的女子或许后来才懂,那五百两不仅是安家费,更是一个枭雄在时代洪流中,能给出的最后体面。

0 阅读:457

猜你喜欢

蒋晨曦呀

蒋晨曦呀

蒋晨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