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谢晋元的遗孀向陈毅要了一个房子,陈毅就把吴淞路466号送给她,几天后,有人举报:她带了七八个年轻男人住进去,行为很可疑。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出操时遭到汪伪政府指使的叛兵残忍杀害,年仅37岁。 他的牺牲让无数人为之悲痛,上海各界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大会,前往吊唁的民众多达30多万。 1946年,他的遗孀凌维诚带着孩子们来到上海,在那里,她找到了丈夫的墓地,看着墓碑上丈夫的照片,她的泪水夺眶而出。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上海陷入了动荡之中,物价飞涨,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凌维诚带着孩子们四处奔波,寻找着生存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许多曾经跟随谢晋元战斗过的老兵。 这些老兵们,在战争结束后,也面临着生活的困境,他们有的失去了工作,有的身体残疾,生活无依无靠,看到这些老兵们的遭遇,凌维诚心中难过不已。 这些老兵们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战的英雄,他们不应该被生活所遗忘,于是在1948年,凌维诚组织老兵们将丈夫墓地及原孤军营附近的60多亩地围了起来,然后租给那些从外地逃到上海躲避战争的人搭棚居住。 1949年,上海解放,新的政权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希望,吴淞路466号的房子原本是他们的栖身之所,但在解放后,房子被收回,他们再次陷入了困境。 走投无路之际,凌维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她详细说明了吴淞路466号房子的渊源,以及自己和老兵们的生活现状,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接济。 陈毅收到信后,非常重视,他深知谢晋元这位抗日英雄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理解凌维诚和老兵们的艰难处境。 经过深思熟虑,陈毅市长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吴淞路466号的房子重新分配给凌维诚居住使用,同时对于房子的一般费用,也给予酌予减免。 不过在几天后,有人向政府举报,说凌维诚带着七八个年轻男人住进了吴淞路466号,行为十分可疑。 政府工作人员在接到举报后,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先进行了一番调查,他们想弄清楚,凌维诚到底在做什么,这些年轻男人又是什么身份。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工作人员终于揭开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这些所谓的“年轻男人”,都是曾经跟随谢晋元战斗过的老兵,凌维诚出于同情和对丈夫战友的情谊,将他们接到了自己家中,希望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安身之所。 而这些老兵们也并没有闲着,他们在凌维诚的组织下,一起在房子里开办了一个小型的手工工厂,通过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来维持生计。 得知真相后,政府工作人员不禁对凌维诚和老兵们肃然起敬。 工作人员将调查结果汇报给了陈毅,陈毅听后,也对凌维诚和老兵们的行为表示赞赏,他指示工作人员,要对凌维诚和老兵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陈毅的关心下,凌维诚和老兵们的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手工工厂的生意越来越好,老兵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岁月流转,吴淞路466号的房子或许已经历经了多次变迁,但如今每当有人走过那座房子,都会想起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想起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而英勇奋斗的英雄们。
1949年,谢晋元的遗孀向陈毅要了一个房子,陈毅就把吴淞路466号送给她,几天后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04 09:03:48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