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首次部署俄罗斯,中美俄潜艇将迎来海下暗战? 据多家外媒报道,8月1日,

环球事件话角 2025-08-04 06:25:24

解放军潜艇首次部署俄罗斯,中美俄潜艇将迎来海下暗战? 据多家外媒报道,8月1日,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开幕,中国的一艘“基洛”级柴电动力潜艇被发现停靠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要一起演习。 此次演习中,中国海军一艘 “基洛” 级柴电动力潜艇的出现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这是中国潜艇首次部署到俄罗斯附近海域,而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在俄罗斯附近部署 2 艘核潜艇。一时间,中美俄潜艇可能在这片海域展开海下暗战的话题成为热议焦点。 这次演习的规模和科目值得关注。根据俄方发布的消息,演习内容包括对空防御、反潜攻击、援潜救生等多个实战化课目。中方参演兵力除了潜艇,还有 2 艘 052D 型导弹驱逐舰、综合补给舰和救援船等,俄方也派出了大型反潜舰和轻型护卫舰。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海军的 636M 型潜艇在航渡过程中成功避开了美日韩的严密监控,隐蔽通过了对马海峡。这一行动显示出中国潜艇部队在复杂环境下的实战能力,也让美日等国的反潜体系暴露出漏洞。 从潜艇性能来看,中国此次派出的 636M 型是 “基洛” 级的改进型。虽然它仍属于柴电动力潜艇,没有 AIP 系统,水下续航时间有限,但经过升级后,其静音水平和武器装备都有显著提升。 该型潜艇配备了 “俱乐部” 潜射反舰导弹,射程可达 220 公里,在近海防御中具有较强的威慑力。 不过,与美国即将部署的核潜艇相比,柴电潜艇在续航力、速度和隐蔽性上确实存在差距。美国的核潜艇采用核动力,无需频繁上浮充电,能够长时间在水下活动,且搭载的武器系统更为先进。 特朗普此时宣布部署核潜艇,意图十分明显。一方面是对中俄联合演习的回应,试图通过展示军事存在来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配合其在其他地区的战略布局,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向俄罗斯施压。但这种做法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促使中俄加强军事协作。 此次中俄潜艇联演背后,其实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战略信号。其一,它标志着中俄军事合作已从表面的联合演习转向实质性的战术协同。双方潜艇共同演练援潜救生和反潜科目,意味着在未来可能的冲突中,两国海军能够实现互救互援,这对美日韩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其二,中国潜艇成功突破对马海峡,证明了解放军已掌握该海域的水下地理和水文信息,具备在第一岛链内自由行动的能力。这对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应对潜在的台海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中俄在演习中测试了水下穿透能力和体系融合水平,这可能为未来在更广阔海域的联合行动奠定基础。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此次行动面临的挑战。从技术层面看,中国柴电潜艇与美俄核潜艇的性能差距仍然存在,在远洋作战中可能处于劣势。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的军事部署和日韩的密切配合,可能会对中俄的行动形成一定制约。此外,如何在展示军事合作的同时避免刺激其他国家,也是中俄需要谨慎把握的平衡。 所以说,这次中俄潜艇联演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事行动。它不仅展示了中俄两国日益紧密的战略协作关系,也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中美俄在亚太地区的博弈将更加复杂,而潜艇作为 “水下幽灵”,无疑将成为各方角力的重要筹码。 中俄的这种合作模式是否会改变亚太地区的安全格局?美国的核潜艇部署又能否有效遏制中俄的战略协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0 阅读:810

评论列表

品味人生

品味人生

3
2025-08-04 08:06

这标志着中国重回海参崴的开始!

环球事件话角

环球事件话角

在话角,交流国际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