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名地主趁敌人聊天时,把绑在树上的地下党放走,新中国成立后地主被抓,临判死刑前高呼:“把当年我救的地下党找来,他能替我作证!”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7年的这个秋日,三十八岁的郭良知正蹲在自家麦田边,用手捻着刚收割的麦穗。作为村里少有的识字人,他不仅拥有家传的二百多亩地,还在县城开着一家小药铺。 远处尘土飞扬,保安团的人马越来越近。郭良知认出了带头的赵队长,还有被绳子捆着的朱玉和。朱玉和是隔壁村的农会负责人,因为带头要求减租减息,已经被通缉了好几个月。 这一带的佃户大多给郭良知家种地,但他从不过分盘剥。去年灾荒时,他甚至主动减免了部分租子。朱玉和虽然是“红色分子”,但郭良知知道这人心地不坏,只是想让穷人吃饱饭而已。 赵队长走到村口茶摊前停了下来,茶摊老板是他的表舅,硬要留他喝口热茶。朱玉和被绑在槐树上,脸上有明显的伤痕,看起来已经受了不少罪。 秋日的阳光有些刺眼,赵队长喝了两碗茶后突然捂着肚子跑向茅房。茶摊周围的人都在低头喝茶,没人敢抬头看朱玉和。就在这个空当,郭良知快步走向槐树。 “别出声,往东边玉米地跑。”他压低声音,手上动作却很快。绳结并不复杂,几秒钟就解开了。朱玉和揉了揉被勒红的手腕,冲他点点头,然后猫着腰消失在玉米林里。 赵队长从茅房出来,发现人没了,立刻暴跳如雷。他第一个怀疑就是郭良知,毕竟刚才只有他在附近走动。面对黑洞洞的枪口,郭良知却很镇定。 “赵队长,我只是路过买包烟。人跑了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在县里还有几个朋友,你总不能随便冤枉人吧。” 赵队长知道郭良知在县里确实有些门路,加上没有确凿证据,只能恶狠狠地警告几句就带人走了。 时间一晃就是四年,1951年春天,全国的镇反运动开始了。作为地主成份的郭良知被民兵押上了公审台,罪名是“剥削压迫农民”。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很多都是他认识的乡亲。 他的心里很清楚,这次可能真的在劫难逃了。就在审判即将宣布的时候,郭良知突然大声喊出了一个名字。 “朱玉和!朱玉和可以为我作证!”他的声音在会场里回荡。台下的人开始窃窃私语,很多人都记得那个被通缉的农会干部。 消息很快传到了邻县。此时的朱玉和已经是区里的干部,听说郭良知的事情后,他连夜赶了过来。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当年农会的几个老成员,他们都记得郭良知那次冒险救人的事。 “郭良知这个人虽然是地主成分,但他救过我的命。那时候他完全可以不管,但他选择了帮助我们。这样的人不是坏人。”朱玉和在台上说得很诚恳。 最终,郭良知的死刑改判为十年劳改。在劳改农场里,他被安排教其他犯人识字。因为文化水平不错,他很快成了农场里的“小先生”,连管教干部都对他刮目相看。 1961年刑满释放后,郭良知回到村里靠放羊为生。那些年他很少说话,只是默默地放着羊,看着村里的变化。直到1979年,政策开始松动,很多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已经七十岁的郭良知也收到了平反通知书。那天他特意找到了退休在家的朱玉和,两个老人坐在村头的石碾子上聊了一下午。夕阳西下时,他们相视而笑,所有的恩怨都烟消云散了。 信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解放战争时期地下斗争纪实》 河北省档案馆《1947—1951年华北地区土改档案汇编》 《朱玉和同志回忆录》人民出版社
1947年,一名地主趁敌人聊天时,把绑在树上的地下党放走,新中国成立后地主被抓,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8-03 23:49:0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