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收回台湾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俄罗斯不败,中国将迎百年大变局。俄罗斯对中国的作用非常之大,俄罗斯打赢战争很重要,决定了世界的格局走向中俄的生存空间,美西方是先搞垮俄罗斯,然后全力对付中国。 俄乌战争打到第三年,美国往乌克兰砸了超 620 亿美元军事援助,北约在东欧部署的坦克导弹堆成小山,明摆着要把俄罗斯耗干。但俄罗斯这面 “盾牌” 要是倒了,中国面临的战略压力将成倍增加。 2025 年北约启动 “东部侧翼威慑线” 计划,德国组建 5000 人规模的 “立陶宛旅”,瑞典向拉脱维亚派驻 500 名战斗人员,波罗的海三国边境部署反装甲武器和中远程防空系统。 这些动作表面针对俄罗斯,实则是为未来围堵中国做铺垫。一旦俄罗斯倒下,北约的军事重心必然转向亚太,到时候台海、南海的局势只会更复杂。 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 1.08 亿吨,占进口总量的 19.6%,天然气管道输气量达 310 亿立方米。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满负荷运行后,每年能满足 1.3 亿户家庭用气需求,西伯利亚力量 2 号管道建成后年输气量将再增 500 亿立方米。 这种能源依赖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战略互信的体现。俄罗斯若陷入混乱,中国能源供应链将面临巨大风险,而美西方正好可以借此卡脖子。 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俄的协同效应不可替代。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提到,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十次有八次一致,双方利益高度吻合。 比如在巴以冲突、涉疆涉港等问题上,俄罗斯多次支持中国立场,否决西方提案。这种默契不是结盟却胜似结盟,有效遏制了单边主义扩张。若俄罗斯被削弱,中国在国际舆论场将独木难支。 中俄 “海上联合 - 2025” 演习以维护战略通道安全为主题,双方舰艇混编演练反潜、防空等科目。这种常态化协作不仅提升实战能力,更向外界释放明确信号:任何试图分裂中俄的图谋都将碰壁。 反观菲律宾,前脚跟美日搞军演,后脚台风一来就求中国援助,这种 “两面派” 行径在中俄关系中绝无可能出现。 有人可能会说,台湾问题才是头等大事。但看看现实:美国在东欧部署的兵力远超亚太,北约 2025 年国防开支目标提高至 GDP 的 5%,这些资源原本可能被用于围堵中国。 俄罗斯顶住了西方 70% 的军事压力,让中国能集中精力处理周边事务。如果俄罗斯倒下,美西方必然腾出手来全力介入台海,到时候收复台湾的成本将大幅增加。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崩溃,北约东扩直抵家门口。那段时间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的孤立压力空前,直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立才逐步缓解。 如今俄罗斯虽面临挑战,但核威慑能力仍在,能源资源丰富,国际影响力犹存。只要俄罗斯不败,美西方就不敢把对华遏制推向极端。 未来十年将是国际格局重塑的关键期,俄罗斯的存亡不仅关乎自身,更决定着中国能否抓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支持俄罗斯不是选边站队,而是维护自身战略利益的必然选择。 当北约的导弹部署到立陶宛,当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突破千亿,我们更应该清醒认识到:俄罗斯的盾牌不倒,中国的发展空间才不会被挤压。 至于台湾问题,待中俄联手打破西方围堵,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条件将更加成熟。 这场俄乌战争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国的战略定力,在于看清谁是真正的威胁,谁是可以合作的伙伴。俄罗斯的胜利,不仅是其自身的胜利,更是所有反对霸权国家的胜利。
台湾专栏作家雁默发文,对台湾局势作出三个深刻判断:其一,台湾的命运掌控在中美手中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