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罗杰斯"空美股、多中国"的预言:大神的观点该信多少? 罗杰斯清仓美股转投中国市场的消息,投资者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次终于要见证历史了吗?毕竟这位与索罗斯共创量子基金的传奇人物,在1970年代做空英镑、2000年押注商品牛市的战绩让人记忆犹新。但面对他的美股崩盘预言和A股看好论,我们必须回到市场本质来冷静思考。 当传奇的“左侧交易”遇上现实 罗杰斯的持仓选择本质上是典型的左侧布局——在主流资金尚未察觉转折时提前入场。从他多次强调的“历史性衰退”观点来看,这与其说是短期判断,不如说是押注美元霸权体系的周期轮回。美国M2货币供应在过去15年膨胀了118%,科技巨头贡献了标普500近30%的盈利,这种结构性扭曲确实蕴含着系统性风险。但美股屡次打脸空头的案例也提醒我们:脱离企业盈利和技术革命谈崩盘,很容易陷入“这次不一样”的陷阱。就像2008年后的量化宽松被断言将带来恶性通胀,但美股却在流动性浪潮中持续新高。 中国资产的机遇与复杂现实 关于中国市场的判断,罗杰斯抓住了两个核心变量: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估值重塑,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资产重定价。当前沪深300市盈率12.3倍,显著低于标普500的22倍,这在全球资产荒背景下存在均值回归的可能。但投资者还需关注企业ROE连续5年徘徊在9%附近的盈利瓶颈,以及外资对治理结构的持续性顾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境内股票扩容放缓,反映出国际资本在地缘博弈下的审慎态度。 周期律的辩证法则 从1929年大萧条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间隔71年的大级别调整周期确实值得警惕。技术分析中的超级周期理论显示,美国可能正处于康波周期萧条期的尾部阶段。但当前AI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力跃升,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浪潮存在本质差异——科技巨头的现金流创造能力远超上一代企业。这种基本面变化让传统周期模型面临考验。对A股而言,2007年牛市对应城镇化加速,2015年杠杆牛对应移动互联浪潮,下一轮行情的触发点可能来自 数字人 民币应用或新能源产业出现质的突破。 投资者的现实选择 在当下时点(2025年8月2日),离岸人民币汇率7.20的微妙位置,既显示压力也暗藏转折可能。普通投资者要警惕把长期逻辑短期化:正如上世纪80年代唱衰美国的预言大多失效一样,市场拐点的精确预测更多是玄学而非科学。真正的智慧或许在于构建跨周期的资产组合——持有美元资产对冲地缘风险,配置港A股捕捉产业升级红利,留够现金应对可能的全球流动性拐点。毕竟,传奇投资家的仓位调整,本质是5-10年的战略布局,而非明天开盘的交易指南。 历史总在证明:没有任何国家能永远称霸,也没有任何市场会永远沉沦。真正的危机往往在集体亢奋中萌芽,而机遇总在普遍质疑时显现。或许这才是罗杰斯观点给投资者最重要的启示。
吉姆·罗杰斯"空美股、多中国"的预言:大神的观点该信多少? 罗杰斯清仓美股转投
袁绍八点
2025-08-02 16:22:20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