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胃为什么会变成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萎缩”并不是胃整个变小了,而是胃的黏膜层“变薄”、“萎缩”了。 那么好好的胃黏膜为什么就萎缩了呢? 1.药物因素。长期吃拉唑类抑酸的药,或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均会损伤胃粘膜。 2.幽门菌感染。当幽门菌在胃黏膜长期生存、繁殖时,可分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尿素酶、细胞空泡毒素等物质,可抵御胃酸的杀灭,破坏胃黏液屏障,久而久之就可以造成胃黏膜受损。 3.胆汁反流。胆汁中的胆酸、胆盐等反流进胃底会破坏上皮细胞脂蛋白,抑制胃黏膜保护酶活性和胃黏膜碳酸盐的分泌,胆汁还可以导致胃酸分泌增多。 4.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缺乏,以及长期幽门菌感染,会抑制胃黏膜分泌维生素C,这会降低氧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 5.不良习惯。饮食习惯中有爱吃过油过咸过辣过甜过烫过冷等食物,不爱吃水果或蔬菜等,生活习惯中总熬夜,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等。 6.免疫因素。由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胃黏膜健康细胞,导致其发生慢性损伤。以上几点,就是导致胃“萎缩”的“罪魁祸首”。 尽管得了萎缩性胃炎并不一定会导致胃癌,但是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及时医治的话,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沿着不典型增生、胃癌的方向进展,所以一旦发现胃炎要及时治疗和养护。
好好的胃为什么会变成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萎缩”并
宋金玲
2025-08-02 09:24:05
0
阅读:34